國際貨幣基金(IMF)在祕魯首都利馬舉行的年會上,語出驚人警示,全球市場恐將為金融海嘯結束後累積的低成本債務付出代價,因各國央行多年來的寬鬆貨幣政策即將告一段落,使過高的資產價格和過度借貸的金融機構面臨極大風險。IMF首席金融顧問José Viñals表示,政策失誤或負面衝擊可能帶來持久的全球市場震盪,最終並將使經濟復甦停頓下來。

即便投資人考慮到經濟前景低迷和原物料價格重挫等利空,已在將資金加速撤除開發中國家,IMF警告,各國的資產價格仍未完全反映近年因各國央行印鈔使大量資金進入新興市場的風險。

Viñals指出,近幾個月在債市、股市與貨幣市場的沉重賣壓,不過是在初嘗未來大震盪的滋味而已。風險資產價格回歸基本面的過程若失序,將導致斷頭、贖回賣壓的惡性循環,並帶來更劇烈的波動。 

IMF預估在最糟糕的情境下,股票、金融資產和債券的拋售與借貸成本的飆升,可能會使已開發國家2017年之前的經濟成長抹掉2.5個百分點,但IMF對已開發經濟體未來兩年的成長率預估僅2.2%,因此其衝擊不可小覷。

IMF粗估開發中國家(以中國為首)的超貸金額約有3兆美元,對這些國家提出警告,要小心一波企業債違約地雷的引爆。IMF估計大陸的企業債中有25%左右有違約風險,特別是房地產與營建業,也包括不少國營企業。這將無可避免地造成企業破產以及呆帳註銷。

企業貸款是新興市場金融業的潛在風險,因為有3分之2的銀行貸款是借給上述的高風險企業。而新興市場銀行這幾年放款的成長也使得他們要沖銷呆帳的緩衝資金顯得比以前不足。

過度放款可能會波及主權債信,因為這些企業多數都和國家關係密切(或為國營企業),而銀行為了充實資金儲備,提高貸款利率也將使成長的前景更惡化,並使資金加速出逃。

國際金融研究院(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Finance)預估2015年初以來已有1兆美元的資金流出新興市場,且指出新興市場的震盪可能會波及美國,觸發美國金融資產價格的修正。

大型機構投資人的大舉撤出也可能加劇金融市場的不穩定,令波動更加劇烈。許多投資基金可能有更大的隱性損失曝險,因為他們通常會用衍生性金融商品來為他們的資產作槓桿操作。

IMF針對主要債券基金的分析便發現有1.5兆美元衍生性金融商品的槓桿,使他們的曝險平均比原先預估高出三倍。機構投資人在超低利率時期總是貪婪地追求最高報酬率,因此買進一些流動性較差的資產。但這些流動性差的資產太多而無法在需要的時候馬上脫手的話,將為這些投資人帶來災難。

IMF持續呼籲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等到2016年再升息,表示太快升息可能會使美國經濟成長停頓並且讓新興市場的債務問題更加嚴重。IMF並指出,美國聯準會應該等看到通膨接近其3%的目標區時再來升息,才不會發生到最後因為負面效果而被迫停止升息循環或甚至要回頭降息的情況。

新聞辭典:企業債企業債券是企業依照法定程序發行,約定在一定期限內還本付息的債券。和股票一樣,企業債券的風險和企業本身的經營狀況有直接相關。如果企業發行債券後,經營狀況不好,投資人就面臨著受損失的風險。
大陸企業債券發行始於1983年,指的是由中央政府部門所屬機構、國有獨資企業或國有控股企業發行的債券,並由國家發改委和國務院審批,以及要求銀行予以擔保。

根據深、滬證券交易所有關上市企業債券的規定,企業債券發行的主體,可以是股份公司,也可以是有限責任公司。

大陸發行的企業債券主要有以下幾種:地方企業債券、重點企業債券、附息票企業債券、利隨本清的存單式企業債券、產品配額企業債券和企業短期融資券等。

Source:DigiTime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acho S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