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僅僅從賬面數字上看,光伏電站市場已經成為一個足夠誘人的投資領域。

部分上市公司公佈的半年報顯示,光伏電站投資的毛利率普遍達到了40%甚至是50%以上。在現行經濟增長下滑的大背景下,這一投資回報率完全足以傲視群雄。

但是,真實的世界顯然遠遠沒有財報那麼“豐滿”。對於尚未真正找到可行的良性循環模式的光伏電站投資市場而言,要想擺脫“玩票者”的帽子,顯然還需要更多努力。

其中,對於光伏電站投資者而言,較為可行的實現良性循環的模式之一,則是“以電養電”。也即是,當一個公司持有的已經並網發電的光伏電站規模達到一定程度後,可以通過這些已並網項目的電費收入,來為新開工項目提供資金,以此實現良​​性循環,最終實現“以電養電”的滾動開發。

不過,這一模式明顯遭遇了一個最大的障礙——電價補貼的拖欠。其背後對應的,正是用於補貼資金來源的可再生能源附加徵收不足以及補貼流程等問題。

更為嚴重的是,在光伏安裝存量年年增加的情況下,這一問題將變得更加突出。

基於此,綜合宏觀經濟形勢等因素,管理層較為現實的選擇是,在降低電價補貼標準的同時,應鼓勵金融機構加大對光伏電站的融資支持,以通過對投資資金成本的降低來彌補一部分補貼減少的壓力,以此維繫投資者的投資熱情。

電站板塊的超越

在經過幾年的成長期後,光伏行業的亮點全面轉向了電站板塊。

華泰證券統計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光伏電站運營板塊在所有板塊中收入增速提高最快,收入增速達到39%。

收入快速增長的同時,盈利情況也同樣養眼。

中利科技公佈的半年報顯示,其上半年光伏發電板塊收入為4977.22萬元,毛利率為45.32%。

另一家光伏企業——*ST海潤公佈的數據則顯示,其上半年發電收入為1.78億元,毛利率達到了54.67%。

華北高速則表示,2015年中期,公司累計並網光伏電站超過510MW,上半年實現發電收入1.96億元,同比期增長87.52%;毛利率下滑5.82個百分點至59.49%。

對比來看,發電板塊可謂一枝獨秀。

2015上半年光伏行業整體實現營業收入280億元,同比增長22%,上半年行業毛利率20%,與去年同期持平;上半年光伏行業實現淨利潤14億元,同比增長192%,行業淨利率提高至5%。

與之相對應,中利科技的半年報也顯示,其光伏行業整體收入為9.71億元,毛利率為22.83%;光伏組件及電池片收入為6.53億元,毛利率為14.54%;光伏電站實現收入2.51億元,毛利率為39.36%;電站運營維護收入為739.21萬元,毛利率35.48%。

顯然,無論是整體的行業數據,還是從單個公司的數據來看,光伏電站板塊的盈利能力都要明顯好於製造業板塊。

資料還顯示,在高毛利率的刺激下,各公司也加大了對電站板塊的投資力度。

愛康科技發布的數據顯示,其在建或擬建光伏電站超過500MW。與此同時,公司擬以14.37元/股的底價非公開發行不超過3.27億股(其中第一大股東愛康實業認購比例不低於10%),募集不超過47億元投資640MW光伏電站項目,助推公司快速成為GW級光伏發電運營商。

中利科技則稱,其報告期內公司的電站開發建設規模大幅度擴大,截至目前已取得823.50MW備案,開工建設635.80MW,全年預計開發建設並網電站超過1GW,能較好地提升公司盈利水平。

良性循環的障礙

儘管電站投資板塊可謂是高歌猛進,不過,華泰證券同時也提示稱,對於目前的光伏電站投資而言,面臨的各種風險同樣不容忽視。其中之一,正是電價補貼發放拖延,可能導致企業資金鍊緊張。

此前,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秘書長王勃華在2015年上半年光伏產業發展與下半年展望研討會上表示,受可再生能源附加費不足、補貼發放程序冗雜等影響,15家光伏電站營運商的統計數據顯示,總的光伏補貼拖欠額度已超過100億元。

更為嚴重的是,在光伏安裝存量年年增加的情況下,補貼拖欠問題將變得更加突出。

而更大的影響在於,這可能會打亂光伏電站良性循環的進程。

從上市公司的財報中不難發現,對電站項目規模的追逐,正成為許多公司的重心。背後對應的理由則是,一些企業不惜代價的拼項目規模,除了有圈佔優質項目資源的意圖外,更多的可能是寄望於通過快速做大規模,來達到通過已建好並網項目的電費收入為新開工項目提供資金,以此良性循環,並最終實現“以電養電”的滾動開發模式。

基於如此背景,綜合宏觀經濟形勢等因素,管理層較為現實的選擇是,在降低電價補貼標準的同時,鼓勵金融機構加大對光伏電站的融資支持,以通過對投資資金成本的降低來彌補一部分補貼降低帶來的投資壓力,以此維繫投資者對行業的熱情。

按照以往的解決補貼拖欠問題的思路,如果想既保持補貼水平,又保證補貼按時發放,最直接的方式則是提高電價附加費的徵收標準。但在整個經濟處於下行的情況下,僅僅為了一個行業的發展而提高其他眾多行業的用電成本,其概率可能並不高。

此外,從以往幾次補貼下調所給出的官方解釋來看,其中最主要的一條是組件等價格下降帶來的安裝成本下調。而僅就上半年的情況看,這一條件仍然存在。有報告顯示,整個製造業產品的價格仍處於下降通道之中,其中矽料價格今年以來已下跌超過18%。

因此,從光伏行業長遠發展的角度來看,與其要一個明知不能持續的虛高利潤率,肯定不如要一個利潤率雖有降低,但更具可持續性、更為現實和理性的發展模式。

當然,那些行業的“玩票者”除外。

來源:太陽能發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acho S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