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乄科技業的頂尖投資團隊
目前分類:太陽能發電/風力能源/海潮發電/再生能源 (924)
- Dec 08 Fri 2017 23:44
2017/12/08 太陽能新技術「雙層玻璃」,免除真空程序降低成本
- Dec 06 Wed 2017 23:10
2017/12/06 全球太陽光電安裝量比2016年的74GW成長26%,達96~97GW。
- Nov 02 Thu 2017 22:19
2017/11/02 全球太陽光電安裝量比2016年的74GW成長26%
- Sep 15 Fri 2017 20:12
2017/09/15 2107全球太陽能年需求衝破100GW大關
- Sep 07 Thu 2017 21:23
2017/09/07 中國十三五清潔能源總投資需求達3.1兆RMB
- Aug 02 Wed 2017 23:42
2017/08/02 中國公布2017-2020光伏指標,十三五累積安裝量上看250GW
中國國家能源局正式公布2017~2020四年間的「十三五」光伏裝機指標,普通電站指標為54.5GW,領跑者指標每年8GW、四年共32GW,總計達86.5GW。加計今年上半年已安裝的量以及未來的分散式與光伏扶貧安裝量,EnergyTrend推算,中國到2020年的累計安裝量將上看250GW。
根據能源局所下發之《關於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實施的指導意見》,2017~2020四年間的一般電站光伏指標分配如下(單位:MW):
- May 24 Wed 2017 00:05
2017/05/24 配合國際光伏扶貧100GW目標,一帶一路將輸出中國經驗
光伏扶貧是中國大陸結合扶貧政策與光伏產業發展的一項特殊方案,可為貧戶與業者創造收入,亦能改善國家整體經濟與環境狀況,帶來多贏。國家主席習近平曾表示,可透過「一帶一路」配合全球光伏扶貧措施,向其他國家輸出光伏扶貧經驗,並喊出了100GW的規模。
《華電匯陽》專文報導,中國自2015年開始實施光伏扶貧政策,一方面創造光伏需求,另一方面也透過光伏發電改善貧戶生活,並改善國家整體經濟狀況。而光伏系統規模化使用,亦有助於節能減碳。2017年,中國全國預計將開發10GW光伏扶貧電站;2018、2019年則分別有20GW規模。到了2020年時,總規模希望能達到60GW,將直接協助1,000萬貧民,力爭全面脫貧。
- May 19 Fri 2017 00:20
2017/05/19 中國將盤整「十三五」再生能源規劃,分散式光伏不受限制
中國展開「十三五」至今約一年半,但光伏基本裝機量105GW已經接近滿水位,後續如何發展引人關注。國家能源局日前行文要求相關單位送交可再生能源的「十三五」實施狀況以進行後續盤點與規劃,其中透露,對分散式光伏的支持力道將有所提升。
國家能源局在《國家能源局綜合思關於報送可再生能源「十三五」發展規劃年度建設規模方案的通知》(下稱《通知》)要求各地方政府的能源主管部門須以「十三五」的可再生能源規劃為基礎,提出2017~2020年各年度的可再生能源電力建設方案,內容須包括:每年新建規模、建設類型、建設佈局。
- May 16 Tue 2017 23:04
2017/05/16 一帶一路外銷新能源,資金助光伏業者最多
北京政府以「新絲路」思維推行「一帶一路」政策,一方面協助加速沿線國家的經濟發展,另一方面也可深化中國的影響力,並創造新的產能出海口,光伏產業也是受惠者之一。而EnergyTrend分析師表示,來自中國政府的國家級資金與合作方案,對於光伏產業在一帶一路政策中的實行最具幫助。
首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於5月15日召開,吸引近30位各國元首級人物、約1,500位海內外嘉賓參與。「一帶一路」指透過推動基礎建設、交通、能源等三大面向,幫助東南亞、南亞、中東與北非、中亞乃至於東歐等沿線國家發展,改善經濟環境。於此同時,中國政府亦可透過這條「新絲路」擴張影響力,並為國內各項產業(如:鋼鐵、車輛、光伏面板等)創造新的出海口。
- May 14 Sun 2017 00:10
2017/05/14 太陽能新需求、新政策陸續提出,印度未來五年內還會增加56GW的太陽能需求。
太陽能新興市場方興未艾,尤其日照資源豐沛且享有政策馳援的東南亞國家更受矚目。越南、馬來西亞近日分傳新裝機計畫與再生能源新措施,而另一大需求國印度則仍被市調機構看好。
越南、馬來西亞動起來
- Apr 26 Wed 2017 22:46
2017/04/26 SNEC 2017來了!EnergyTrend告訴你專業看點在哪
國際太陽能產業年度盛會──上海SNEC展覽暨研討會將於4月17日至21日分階段展開。1,500個攤位、四天共20場主題研討會該怎麼看?EnergyTrend團隊搶先整理看點!
技術亮點
- Apr 26 Wed 2017 22:39
2017/04/26 2016-2030年期間,中國風光發電累計將拉動投資約5.4兆元人民幣
經濟參考報報導,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於11日發佈《中國風電/光伏(太陽能)發電協同效益》報告指出,為實現2020年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費總量中占比不低於15%,2030年不低於20%的國際承諾,中國大陸「風光(即風電與太陽能)發電」在總發電量中占比應從2015年的4%,分別增長到2020年的8%和2030的17%。預計2016-2030年期間,風光發電累計將拉動投資約5.4兆元人民幣,累計拉動總GDP增長約14.3兆元人民幣。
報告中亦指出,在高速發展的過程中,大陸風光發電也正遭遇著棄風、棄光等問題愈加嚴重,發電小時數沒有得到有效保障等,究其根本原因,在於全社會對於風光發電在經濟和環境等諸多方面產生的效益尚缺乏全面的認知,抑制了可再生能源的健康發展,業內人士呼籲,應儘快出臺政策予以解決。
- Feb 10 Fri 2017 00:43
2017/02/10 2016中國光伏全年實際需求近30GW,比起2015年18.5GW已接近翻倍成長。
- Feb 10 Fri 2017 00:37
2017/02/10 中國多晶矽進口量高,今年將現供過於求
作為太陽能產品的製造大國與需求大國,中國市場的供需變化直接影響著國際太陽能產業趨勢。由於需求持續成長,中國持續透過進口與擴產來增加境內多晶矽的量;但因規模龐大,可能會在今年引發供過於求的問題。
EnergyTrend統計,太陽能產業最上游端的多晶矽有80%以上在中國加工為矽晶圓,因此中國的多晶矽需求量一直居高不下,供應則透過海外進口與境內生產兩大來源提供。中國業者持續從海外進口多晶矽,2016年的進口量再次突破歷史新高;中國境內業者也有大規模的擴產行動,預計將在今年第三季陸續到位。
- Jan 24 Tue 2017 17:44
2017/01/24 2017年PERC電池產能增至25GW
PERC (Passivated Emitter and Rear Cell)太陽能電池在技術與設備上已趨成熟,今年將開始步入量產化的高峰階段。TrendForce綠能研究(EnergyTrend)最新PERC技術專題報告預估,2017年全球太陽能電池總產能將持續增加,而自2016年開始大幅擴充的PERC產能將在2017年上半年陸續調整完畢,全年度PERC電池產能規模將達25GW,產出總量將倍增。
- Jan 19 Thu 2017 22:55
2017/01/19 TrendForce:2017年PERC電池產能增至25GW,產出總量倍增
PERC (Passivated Emitter and Rear Cell)太陽能電池在技術與設備上已趨成熟,今年將開始步入量產化的高峰階段。TrendForce綠能研究(EnergyTrend)最新PERC技術專題報告預估,2017年全球太陽能電池總產能將持續增加,而自2016年開始大幅擴充的PERC產能將在2017年上半年陸續調整完畢,全年度PERC電池產能規模將達25GW,產出總量將倍增。
- Nov 27 Sun 2016 00:40
2016/11/27 以色列Technion 理工學院開發出了一種「光致發光」太陽能電池新材料,轉化率提升70%.
- Nov 24 Thu 2016 22:23
2016/11/24 矽基多接面太陽能電池效率突破30%
究竟是什麼原因使其研究結果如此特別?答案就在於研究人員們突破了矽晶太陽能電池的理論極限。
為了達到最佳效果,德國弗勞恩霍夫協會太陽能系統研究所(Fraunhofer ISE)的研究人員與奧地利半導體製程公司EV Group聯手,使用直接晶圓接合製程,將厚度僅幾微米的三五族(III-V)半導體材料薄層轉換為矽材。
- Nov 21 Mon 2016 21:03
2016/11/21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可用捲對捲製程製造
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UC Berkeley)、羅倫斯柏克萊國家實驗室(LBNL)的研究人員採用能夠噴塗在軟性表面的2層不同鈣鈦礦材料,據稱可實現21.7%以及26%峰值的轉換效率。
- Nov 09 Wed 2016 22:36
2016/11/09 2017年全球太陽能走勢進入最後關鍵期美、陸未爆彈倒數計時
近期全球太陽能市場即將有兩顆極具震撼力的未爆彈將引爆,包括美國總統大選結果及大陸2017年度補助費率正式出爐,太陽能業者表示,這兩大事件將大幅影響2017年全球太陽能景氣走勢,攸關全球太陽能供應鏈業者版圖變化,受到這兩大不確定因素影響,使得逐漸自谷底翻揚的太陽能市況瀰漫著觀望氣氛。
全球太陽能市場兩大未爆彈將在11月陸續引爆,其中,美國總統大選民主黨候選人希拉蕊與共和黨候選人川普已進入最後決勝關鍵,業界預期若希拉蕊勝出,由於其政見訴求為10年內新增安裝5億片太陽能模組,美國太陽能政策可望維持現況,且有機會進一步推升太陽能市場需求,對於太陽能發展相對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