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目前處於「一幣兩值」,而且兩端價值的差距愈來愈大,
若繼續下去,用不了太久,中國的經濟就要「HOLD不住了」。一
幣兩值的成因,不是經濟,而是政治。

一方面,人民幣的國內購買力迅速下降,另方面,人民幣的國際
購買力持續上升。一種貨幣,兩種價值,猶如大壩兩側的水位落
差愈來愈大,若再不平衡水位,就要決堤。

殘酷的事實是,這座大壩在設計時沒有泄水口,因此只能每天加
高加厚壩體,期待氣候及地質大環境出現有利的變化。然而在當
前世界經濟的嚴峻形勢下,大環境不可能出現有利的變化,因此
,決堤的風險與日俱增。

以上是比喻,現在來看看「一幣兩值」的起因及後果。

人民幣在國內的購買力持續下降,也就是一般所謂的通貨膨脹,
其原因,一致的看法是人民幣供應量太大。量大,表現在兩方面
。一方面是2008年的四兆但隨後演變成為12兆的刺激計畫,另方
面是印刷人民幣以對沖外匯的中央外匯囤積行為。這兩者相加,
代表過去三年內,至少有相當於20兆人民幣的「流動性」,被人
為地注入中國的經濟體中。

中央銀行在三年超額印刷了20兆人民幣,對國內通貨膨脹的壓力
已經不小,但問題遠遠不僅如此。三年之間,地方政府在中央允
許的額度之外,自我與銀行及金融機構勾結下,所發出的地方債
務據估計在七至12兆人民幣之間,這一部分屬於幽靈債務,並未
反映在中央財政報表上。遲早,中央得加印這一部分的人民幣,
以彌補帳務窟窿。這樣一來,與實體經濟脫鉤的流動性,總額便
達到了30兆人民幣。

這30兆的超額人民幣,雖然會刺激通貨膨脹,但若最終都用到了
國內投資或國內消費上,問題倒還好辦,所謂的「肉即使爛了,
也爛在自己鍋裡」。關鍵問題是,這筆錢真的用在了「投資」或
「消費」上嗎?當人們審查這30兆的「流動性地圖」時,中國經
濟的恐怖性便撲面而來了。

在現行的權力尋租政體下,通行的潛規則是「國家拿大頭、個人
拿小頭」,普遍的作風是「雁過拔毛」、「逢十抽一」;國家加
印幣值一元的鈔票,每經過一道「手續」,它的實質投資力當下
就被攤薄10%。更殘酷的事實是,國家新發出的一塊錢鈔票,在
抵達計畫中的投資專案的途中,至少要被「雁過拔毛」兩三次,
因此,每一塊錢真正到達投資標地的部分,只剩下六、七毛錢,
甚至三毛錢。這個過程,造成國家投資的效率,普遍低於50%,
國家只能繼續加印鈔票來維持投資力。

換句話說,在現行權力體制下,中國的印鈔機停不下來!權力尋
租的體制,才是中國通貨膨脹的真正根源!人民幣的國內購買力
走向,只能有一個方向:愈來愈弱。

與此同時,美國要求人民幣增值的壓力並未停止,過去數年,人
民幣對美元匯率以每年3%~5%的速度在增值。因此,人民幣在國
外的購買力越來越強。

當人民幣的兩種購買力之間的差距繼續擴大時,人們就會開始質
疑:我究竟應該持有人民幣資產,還是美元資產?哪種更能保值
?換句話說,人民幣與美元之間的保值能力將出現一個「黃金交
叉點」;這個交叉點一過,人們就會開始選擇美元資產。

這個交叉點,也就是人民幣資產大逃亡的開始,也將是中國經濟
下滑的開始。

事實上,這場逃亡已經開始了。中國官員以及民營企業的脫產行
為,正在深化進行中。這並不必然代表他們在中國國內的經濟活
動減緩,只是他們愈來愈不願意在中國國內花自己的錢;自己的
錢移轉國外,國內的投資開銷,儘量用銀行的錢,甚至用高利貸

眼下,中國中央政府正在努力HOLD住中國經濟,但是,今日的局
面乃是權力尋租體制的必然結果;等到HOLD不住時,中國可能出
現一個跌破世人眼鏡的舉措:人民幣對美元貶值。

【經濟日報╱范疇】 2011.10.1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acho S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