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三維交叉式ReRAM的構造



圖2:存儲器單元部分的TEM照片


  由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北京大學、新加坡科技研究局(A*STAR)、新加坡國立大學(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新加坡GLOBALFOUNDRIES組成的聯合研發小組開發出了高性能的單極型ReRAM,並在“2011 Symposium on VLSI Technnology”上進行了發布(演講編號:3B-1)。新產品採用Ni電極/HFOx/AlOy/p+-Si作為存儲器單元構造,與面向三維交叉式ReRAM的Si二極管選擇器具有兼容性。估計這個研發小組正在探索如何用新型ReRAM替代NAND閃存。

  此次開發的ReRAM有七大特點。第一,電阻值的導通/截止比高達105。第二,基於150mm晶圓的元件成品率達到了100%。第三,切換參數在循環與元件間的均勻性較高。第四,可擦寫次數(AC)超過106次。第五,高溫下的數據保存時間在120℃時超過105秒,而且在高溫(超過200℃)下具有出色的工作穩定性。第六,設置時間(Set Time)為10ns、復位時間(Reset Time)為30ns,可高速運轉。第七,下部電極可利用p+-Si,材料和工藝與CMOS完全兼容。無需使用Pt等貴金屬。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發布是由以新加坡為核心組建的研究小組進行的。新加坡為全球性硬盤(HDD)生產基地,正在舉國大力推進數據中心的研究。此次發布表明,新加坡已經將觸角伸到了瞄准後NAND閃存的ReRAM開發領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acho S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