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ecd4c24b5638aeedcd888e33fa53413_m

說明:黃色為主營產品,藍色為生產線及延伸產品

2009年下半年至2010年,全球光伏業逐漸由經濟復甦過渡到新一輪迅猛發展期,隨著光伏產業鏈下游光伏電站裝機容量的大幅增長,市場對光伏電池和組件的需求也大量增加,國內外光伏企業紛紛擴大自身產能,以求最大限度地分享到此輪光伏產業大發展帶來的市場機遇,享受著光伏市場復甦蓬勃發展所帶來的果實。

當今太陽能產業是典型的規模經濟型產業,企業規模速度製勝已不是秘密,但是,在這新一輪復甦的一年半時間裡,中國光伏企業再次爆發出驚人的製造能力。一方面,以英利、保利協鑫、賽維LDK等為代表的光伏企業,加快腳步完善自身垂直一體化產業鏈,特別是擴大其矽料業務的產能;以尚德、天合、阿特斯、晶澳等為代表的光伏企業基本上都在計劃將自身光伏電池和組件的產能提升到更高一個層面,紛紛進入GW時代;另外一方面,一些新進企業以及國有企業也大踏步投資進駐,動輒幾十億的投資架勢絲毫不弱於現有光伏大鱷們,國內光伏行業又迎來一輪投資熱潮,產能擴張競爭日趨激烈。

對於目前太陽能產業的擴張速度,連許多業內人士都直呼“嚇死人”,那麼,我國光伏企業的擴張規模現狀及成果究竟如何?直接造成的後果是產能過剩還是行業整合?本期我們對國內走擴張路線的企業做了一個簡單的疏理,透過現像看本質,查尋擴張背後不為人注意的原因。

多晶矽:短期缺口,擴產產能兌現才是金

去年多晶矽價格持續上漲,價格已經達到了80美元/公斤,需求超預期是最主要的原因。這一方面跟去年迅速增長的全球光伏裝機容量有關,去年裝機容量從年初預期的9GW升至14GW左右,較上一年度實現了近100%的增長,預計2011年全球裝機容量增速仍有望實現30%的增長,達到18GW的規模,快速增長刺激了對上游多晶矽原料的需求;另一方面多晶矽受建設週期的限制,無法快速拉高出貨量,導致現階段產能供不應求。有人曾質疑,保利協鑫18000噸、賽維11000噸、英利3000噸、天威矽業3000噸、樂電天威3000噸、東汽峨半廠2200噸、宜昌南玻1500噸等項目都達到上千噸產能的規模,近期又有不少企業擴產多晶矽項目,如博尼斯矽業在瀋陽建一座年產6000噸的電子級多晶矽現代化生產基地,還有澠池光伏產業園總投資14.6億元的多晶矽一期生產項目也開始啟動,加上國外供應,難道多晶矽還會供不應求?

這裡要區分產能與產量的概念。有時候我們不能過多地關注企業標榜的產能,產能是全部生產線達產後的產量,這個數據與實際產出量有一定的差距。比如鄂爾多斯、國電、景德、中旺剛投產,如果這些擴產企業產能兌現70%以上,那麼整個行業都有可能出現過剩,但實際情況是:一些企業的產能充滿著不確定性,都還沒量產或者產量很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過多的企業宣稱過大的產能容易誤導政府,為什麼國家會出台38號文件提高多晶矽項目的進入門檻,就是看多了產能沒看到產量。筆者認為,雖然目前國內有這麼多家企業宣布了其多晶矽擴產計劃,但從準備建設到達產需要一個時間段,其產量未必達到了市場真正的需求量,至少目前是處於缺口狀態,根據全球光伏產業的發展速度,今年多晶矽需求還將持續旺盛。

供不應求的局面引來了多晶矽價格的上漲,其可觀的利潤也吸引了行業內外、投資者的青睞,加快了擴產、投資的步伐。在國內多晶矽企業迅速擴產、國內同行紛紛投資的背景下,高位運行的多晶矽價格顯然也將堅挺不了多久,相信在持續去年至今年上半年價格相對上漲後,預計今年下半年後多晶矽價格將會逐漸趨於平穩並呈現下降趨勢。

與此同時另一個值得關注的事情是:在面對強勁需求的情況下,國外七大多晶矽企業並沒有迅速大規模擴產,背後的原因耐人深思。光伏產業是一個主要依靠政府補貼及政策支持的行業,政策一旦變動,多晶矽很可能出現過剩。去年以德國為主的歐洲國家紛紛調整光伏補貼政策,且多以降低補貼標準與抑制裝機量為主,特別是前段時間法國還擬叫停所有新建太陽能項目,反觀國內眾企業的擴產力度與速度,國內應用市場的緩慢步態,不禁令人心生擔憂。有專家建議,我國應在做好產業整體規劃的同時,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充分發揮科研院校和企業的優勢,圍繞多晶矽提純過程中的關鍵技術進行聯合攻關,逐步突破技術壁壘,形成產業競爭優勢,從而緩解核心技術依賴進口、制約我國光伏產業上游發展的瓶頸。

中下游:垂直大躍起

在國際市場中,中國的多晶矽企業未能佔據有利位置,這一缺憾卻在產業鏈的中下游得以彌補。這個環節的企業將國內的矽料搜刮一空後,仍然滿足不了生產線的要求,其餘不足全部依賴進口,先是矽片,然後加工成電池片,最後封裝成組件後再出口。在去年光伏市場火爆的形勢下,矽片、電池、組件商紛紛吹響擴張的衝鋒號,擴產勢頭驚人。在這股擴張浪潮中,經營全產業鏈的垂直一體化模式成為“時尚”,這其中尤以幾大上市公司動作最大,他們引領著這一潮流。


從上表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出各大上市企業在主營產品的基礎上延伸擴展其上下游環節。以英利為例,作為我國光伏行業內垂直化程度最高的企業,其經營觸角延伸幾乎涵括了整個產業鏈,歷年來其擴張步伐從未停止,即便在金融危機時也呈現增長趨勢(見表2),進入2010年後,其產能擴張更達到了表1所示的矽片、太陽電池各1000MW,其主要產品組件預計2011年將達到1.7GW。


英利擴張勢不可擋,但細心觀察英利2010年三個季度的財報會發現,其營銷也有側重點,主體還是組件,淨營收比率占到97%以上,其他環節上生產的多晶矽、矽錠、矽片和電池幾乎全部用於內部消化。

除英利外,其他光伏企業也快馬加鞭加緊擴張。據悉,由於訂單排期長,產銷情況良好,在產能迅速擴張的情況下,今年尚德有望實現銷售額36億美元。這裡值得關注的是,雖然其他企業垂直一體化傾向明顯,但尚德一直定位明晰,就是做最專業的電池及組件製造商,其擴張主線也著力於這個定位點,是這個行業裡做專做精的代表企業。

還有賽維LDK,垂直一體化的產能計劃也是相當全面,2011年矽料產能計劃18000噸、矽錠2.6GW、矽片2.6GW,對於目前佔其總業務量份額不大的太陽電池及組件,計劃擴產產能也分別為1.26GW和2.5GW,這是很驚人的擴張速度。

已成為全球最大太陽電池供應商的晶澳太陽能也沒有滿足於“老大”的位置,2010年總銷售額將超過100億元人民幣。前段時間晶澳三期工程在寧晉奠基,設計規模20條太陽電池生產線,預計該工程將於今年4月建成投產,可年產600MW,另外,除了對太陽電池的規劃,在光伏組件的產能規劃上也在發力。

保利協鑫,不久前舉行了3.5GW矽片產能全面達產慶典儀式,至此,保利協鑫取代賽維LDK成為全球最大的矽片生產商,開始從多晶矽生產向多晶矽鑄錠、切片業務全面挺進。

2011年,天合光能除將擴產組件產能外,該司近日宣布計劃在常州天合光伏工業園投資8億美元,並在2011-2013年期間擴大產能。

去年年底,在天威新能源的年會上,總經理高正飛表示:“2010年底天威二期項目全面投產,矽片、電池、組件的產能都達到500MW,目前三期項目已經啟動,2011年將形成1GW的產能規模,2012年矽片、電池、組件產能將達到1.5GW。”

2011年,Hanhua Sloar One(林洋新能源)計劃投資20億元添置22條太陽電池生產線,繼續大幅度提升產能,預計2011年組件產量達1.3GW,實現應稅銷售收入130億元。根據最新制定的五年規劃,韓華集團提出了一個遠大的目標:計劃到2015年將Hanhua Sloar One在中國地區的太陽電池組件產能提高到4GW,相當於Hanhua Sloar One目前產能的4-5倍。

中電光伏,2010年末投資1.3億美元開工新建一棟25000平方米、五層高的研發大樓,建設一個高科技研發檢測中心,併計劃新增400MW太陽電池生產線項目。據悉,研發大樓將於今年6月落成並投入使用。建成後,中電光伏的太陽電池產能會在現有基礎上翻倍增長,同時新增產值20億元以上。

2013年,正泰太陽能產能將超過1000MW。海潤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肥太陽能光伏基地項目開工,生產太陽電池及組件,一期工程投資25億元,建設40條生產線,產能達到1200MW,預計在今年6月投產。

南玻集團,2010年預期電池片產能達到100MW、組件120MW,年營業額8億元,2011年電池片、組件各300MW,年營業額期望做到30億元。

除已有光伏上市公司,許多國企、外來投資商加盟到這一擴產浪潮中,日前兵裝集團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宣布將投資44億元在武漢臨空經濟區建設光伏產業基地,兩期項目建成後,將形成500MW單晶矽片、500MW單晶矽電池的年生產能力,年產值將超過60億元。還有恆星科技、特變電工、錢江生化等公司,都先後披露其太陽能用矽片建設項目的相關消息及動作。

擴產迎來節點,這是企業發展的周期定律

這麼多企業都在擴產,這一擴產潮的主要原因有哪些?是市場?政策還是企業本身的發展要求?回顧2010年光伏產業的發展歷程,筆者找出幾點主要原因:

原因一:經濟復甦、訂單增多。 2010年全球光伏界處於一團火熱、供不應求的狀態,僅上半年全球光伏組件出貨量就達到7GW左右,不僅遠超金融危機前的水平,更與2009年全球新增裝機容量持平,國內組件企業接單接到手軟,在此情況下,企業選擇擴產是必然。

原因二:政策變動、供求雙增。熱火朝天的光伏復甦引來歐洲主要光伏應用國家的“抑製過快發展”,以德國為首的歐洲國家紛紛在去年年中宣布將下調2011年光伏補貼政策,導致許多光伏工程提前搶裝,驟增的需求促使國內多數光伏企業的生產線都在滿負荷運轉,在供不應求的情況下,擴產成必然。

原因三:搶抓發展點。業內研究人士指出,中國光伏產業之所以如今在國際上佔有一席之地,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許多國內企業產能擴張的速度與世界光伏市場迅猛發展的步伐相一致,顯然,在此次世界光伏行業又迎來一輪發展期之際,國內光伏企業想“故伎重演”。

原因四:降低成本,盈利需求。在企業管理能力足夠完善的情況下,光伏企業的產能規模越大,其控製成本的能力就越強,那么生產成本也就會越低。而垂直一體化已讓一些企業嚐到甜頭。受盈利驅動,企業很自然地擴產以降低成本,提高競爭力。

原因一一例出,有理有據,火熱的市場下,企業不擴產似乎沒道理。不過,筆者經研究發現,這些僅僅是擴產原因的表相,其中還有一個很耐人尋味的發展定律原因,即螺旋式上升發展週期定律,透過這個發展定律,也許我們找到這樣擴產後的結果與臨界點。一直以來,光伏企業以“螺旋式”的規律在發展上升,如下圖。

根據這個發展週期循環圖,我們對號入座看看去年的光伏企業處在哪一個節點。回顧2010年的光伏市場,很明顯可以得出結果:由年初時從周期底部的“產品供不應求、產品價格上升”—“企業盈利上升,股價上漲”—“大量融資,技術進步”,到現在的“產能快速擴張”。現在的光伏企業是,產能快速擴張,價格還未大幅下降。如同朝代更迭,光伏企業的發展也呈現出這樣一種此起彼伏的發展定律。發展似乎又到達了一個臨界點,後面的階段還沒有到來,什麼時候到來什麼時候下滑,下滑的時間段、影響程度、恢復時間等,這些有待明年所有企業產能的釋放才能最後得知。

2011,安全第一

通過以上分析,有一點我們可以肯定,企業合理、有計劃的擴產是有道理且符合發展規律的,然而整個行業不論新老企業,不論大中小型,都大幅擴產,那就有問題!大批新增產能的投入將會極大地增加產品供應量。相關統計顯示,2011年太陽能光伏行業將面臨25千瓦特的供應與14千瓦特的需求矛盾,並且歐洲主要光伏國家由於受政策補貼下調的影響,其需求會有相應的下滑,主要光伏應用需求地有向美國、加拿大、日本和印度轉移的趨勢,但新興市場還沒有完全完善或有進入瓶頸,充滿不確定因素,這將增加光伏企業進駐及發展的難度,而那些增加的產能不僅可能出現供過於求,還將壓低現貨價格。

2010年11月,在江蘇省南京市舉辦的第十一屆中國光伏大會上,尚德電力董事長施正榮表示:“歐洲需求下降,明年全球光伏市場肯定出現過剩。”

在大發展趨勢中,企業既要做到搶占更多的市場份額,又要將“船大難調頭”的風險降到最低,那麼理性擴張就是最好的選擇了。如阿特斯2009年擴產200多兆瓦,去年是300多兆瓦,今年約在400MW-500MW之間,其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瞿曉鏵曾表示:“我們不會大躍進式地擴產!”

日前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理事長石定寰對眾多光伏企業呼籲:“光伏企業需要在今年底(2010年)根據市場情況適時調整企業發展戰略,預計2011年光伏產品可能出現階段性產能過剩,在今年的高速增長之後,明年(2011年)可以看作光伏產業的調整年。”

一方面供需可能出現不平衡,另一方面由於擴產,企業間的競爭變得更加激烈,業內企業,不論大小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攀比情況,比擴產速度,比擴產產能、產量,導致出現不合理建設、不合理工期、不合理造價、不合理合同、不合理方案等問題,這將為未來的發展埋下安全隱患。據悉,2011年產能超過1GW的中國太陽電池生產廠家將達到11家,還有眾多的中小型企業加入擴張大軍,這無疑將加劇市場競爭,從電池到組件都可能因為產能集中釋放而出現階段性過剩,最後遭受打擊最大的將是那些遠離終端市場、規模較小的企業。

而大企業也未必能安然恙。雖然業內諸多大企業紛紛表示2011年訂單已經排滿,客戶都打來了預付款,短期內市場怎麼變化也不會對企業造成影響。但事實並非如此。一位光伏上市企業高層向筆者透露:“客戶給企業支付預付款,企業是多了一層保障,也能進一步鞏固以後的合作,但一旦遇到市場不景氣或環境不好造成的整體市場下滑,還是會出現毀約的情況,很多客戶甚至不會在意那部分小額預付款而逃之夭夭,金融危機時就已有先例,因此大企業也要謹慎對待。”

2011年,不論是樂觀的實力雄厚的大企業,還是跟風的中小型企業,平穩發展、安全第一才是發展路上的硬道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acho S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