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莎莉嘉”剛剛掠過廣州,卻沒有撲滅琶洲會展中心那團熱火———這裡,正召開著第16屆廣州國際照明展覽會———在第一次成為世界最大照明展的同時,原本只單開一個展區的LED展也一躍成為世界最大LED展。

  “2011年是LED爆發元年”。 大家異口同聲這麼說著。

  不管是誘人肥肉,還是美味的蛋糕,LED之戰已經悄悄來臨———

  前景誘人

  政策扶持不斷“加溫”

  站上歷史的舞台,LED 的起點甚高———高亮度、低熱量、長壽命、無毒、可回收再利用……LED一直被稱之為是21世紀最有發展前景的綠色照明光源。

  順理成章地,LED成為近10年來的政策“寵兒”,寫入了國家發展計劃中,貫穿“十五”到“十一五”。 其中,讓LED生產商最直接得到實質性鼓舞的,是科技部的“十城萬盞”工程以及國家發改委的“示範應用工程”。

  2009年開始,科技部組織通過以LED在市政照明的應用示範工程為載體,選擇10個城市,每個城市推廣應用LED功能照明1萬盞以上,這計劃被稱為“十城萬盞”。 根據當年的計劃,“十城萬盞”半導體照明應用工程目標是:到2011年在試點城市面向市政工程應用600萬盞LED照明產品,直接拉動內需150億元;到2015年,LED進入30 %的通用照明市場。 而實際上,全國現在並不止“十城”,根據2010年年底的數據,目前已經有包括廣州在內的42個城市列入該計劃。

  與此同時,2010年國家發改委、住建部、交通運輸部聯合組織LED示範工程,大力推廣LED在戶外,尤其是交通照明的應用,直接有國家資金的大力支持,讓各大廠商垂涎三尺。 此外,在產品出口方面,半導體照明產業的相關產品列入2007年新修訂的《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目錄》,可享有國家給予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的優惠政策;而在技術創新、財稅優惠、外資利用及人才等方面,我國還出台了一些有利於LED產業發展的政策文件,例如,高新技術企業可申請享受15%的減免稅收優惠;從事高新技術領域研發的企業可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

  於是,只要一提到LED,就不能不提國家為它畫出的美好前景:“預計最快在2015年,LED在中國照明市場的佔有率將達到20%,帶動產業規模達5000億元,中國將進入全球LED照明市場前三強。”

  “事實上,LED是好東西,國家的大方向也是對的,”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LED生產商坦言:“只不過,在發展的過程中,我們會發現各種各樣的狀況。 ”

  產業井噴

  各方“諸侯”入場混戰

  顯然,“各種各樣的狀況”只是一句很含蓄的話,只要在LED行業內混久了,大家都明白,一言蔽之———亂。

  重金之下必有勇夫。 在利好政策的推動下,國內LED產業以井噴之勢迅速發展,先是下游開始,衝擊上游。 有關數據統計,2009年,我國LED照明產業,上游企業有近60家,中游器件封裝企業有1000多家,下游應用企業有2000多家,就業人員超過80萬人。 2009年半導體照明上中下游產業的產值為827億元。

  “我們來得不早,不晚,恰逢其時。”美的照明國內營銷部市場管理中心總監李三龍在接受羊城晚報記者採訪的時候,自信表示:“我們要踏踏實實地大干一場。”

  作為家電業的龍頭老大,美的照明也看中了LED的美好前景:2010年6月,2億併購江西貴雅照明85%股份,宣布斥資5億新建江西光源基地。 今年二度參展,美的照明第一次沖入照明展的“國際品牌館”便拿下了584平方米,緊挨著西門子的歐司朗、飛利浦的lumileds照明公司以及GE等。

  “在我們看來,LED產業並不成熟,現在正處於春秋戰國這麼一個狀態,”李三龍分析指出:“參看家電行業,頭兩名的美的和海爾加起來,已佔30%左右的營業額。而目前照明行業卻遠遠沒達到這種成熟的狀態,照明的前10位加起來,不過佔了行業的8%左右的營業額。這也是美的照明切入的契機。”

  憑著母公司的品牌拉力,美的照明開始發力,“我們要從大眾品牌邁入行業品牌,”李三龍很明確地說:“無論是產業佈局、研發以及營銷模式等等,都是一個挑戰。當然,我們也從家電給LED行業帶來新的管理特色。”李三龍強調,其照明產品不會再走傳統家電銷售渠道,基本不會在蘇寧國美銷售,而是開闢如燈飾城等照明行業渠道,“我們有五年大肆進軍的計劃,不排除採取合作、併購、合資等方式。”

  然而,就跟美的看好LED的美好前景一樣,眾多“小嘍囉”也不肯捨棄LED的市場:一時間,不少山寨小廠也爭相做LED封裝;市面上,LED芯片甚至1塊錢就能有交易,而流明每瓦(LED單位)的一粒芯片美國科銳公司是賣1.6美元……“正如數碼產品代替膠卷一樣,LED燈將以難以想像的速度​​代替傳統白熾燈。”北京申安投資集團董事長莊申安曾向媒體指出:“在市場的吸引下,很多企業都想佔有一席之​​地。目前南方很多製藥廠、酒廠都已'華麗轉身'改做LED照明。”

  生存之道

  降低成本保證質量

  “你以為LED就是這麼一個燈頭嗎?錯了。”一位從事LED行業多年的資深人士坦言:“看得到的是芯片、驅動、外觀,看不到的還有散熱和軟件,僅僅一個散熱問題就決定著LED的壽命。所以,LED其實是一個系統的運作,跟一般的家電不一樣。”

  一位在東莞從事多年LED生產的企業家指出:“LED燈具中,要真正說起來,還是有很多地方可以拉開差距。例如,我自己對燈具的折射特別在乎,不同的折射率,就影響LED照明的效果。坦白來說,一分價錢一分貨。不同價格的產品到手一比,就知道區別了。”

  歐司朗市場部負責人也坦言:“LED必須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才能談LED照明的技術優勢,目前市場上的部分LED產品存在可靠性差,壽命短,光色不均勻等質量問題,給客戶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

  顯然,魚龍混雜、良莠不齊已經成為業界的擔憂。 更讓同行憂慮的是,LED上游芯片生產主要技術都掌握在國外公司手中,技術國產化進程較慢,影響了產業的發展。 MOCVD(MOCVD屬於生產LED的過程中的一個步驟,MOCVD要最終變成LED)外延爐及其相關配套技術是LED產業鏈的最高端,目前主要依賴進口,極大地制約了LED產業上游的成本控制。

  專家坦言,就整體水平而言,中國與國際一流水平仍有兩年左右的差距。 世界上許多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或地區都在加快推進半導體照明技術與產業的發展,在技術上,中國處於第二梯隊。

  “我們是這麼看待目前的市場的:確實有大大小小的企業看到了LED的美好前景而殺入這個行業中來,但是,更多的人進來之後,可以把行業炒熱,再去泡沫,然後再讓這個行業真正成熟起來。”深圳極成光電有限公司董事長林陳鋒坦言,這是市場規律,除非國家另有政策,否則無捷徑可言。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競爭最為激烈的時代,LED照明將引領照明領域的第三次革命,持續創新將是在這個行業生存、領跑的唯一關鍵詞。”林陳鋒稱。

  也有學者預計,在3年內,目前只做室內LED燈的50%小企業將消失,其主要原因是質量不過關。 “隨著國際巨頭廠商進入中國市場,國內很多具有一定核心競爭力的企業將面臨被併購的風險,而缺乏競爭力的企業或將直接被淘汰出局,從而完成洗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acho S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