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裝置不斷推陳出新,驅動半導體製程加速演進,然而鰭式電晶體(FinFET)從10奈米微縮至7奈米時,漏電問題將更為嚴重,成為一大技術關卡;比利時微電子研究中心(IMEC )已透過改善寄生效應的方式克服此一挑戰。

智慧裝置推陳出新,其相關晶片和製程需求日漸成長,其中鰭式電晶體微縮亦成為重要課題。鰭式電晶體從10奈米微縮至7奈米,將遭遇諸多技術問題,譬如寄生效應紛紛浮出水面,鰭式電晶體微縮應首重改善寄生效應,進而減少漏電情形。
每一代半導體製程新技術降臨,都代表設計和技術之間的相互依賴關係變得越發重要。明顯的例子即是10奈米以下鰭式電晶體(FinFET)的微縮,本文將說明FinFET微縮的選擇與限制。

智慧裝置驅動晶片製程加速演進

隨著智慧型行動裝置的系統單晶片(SoC)效能要求遽增,以及更緊湊的上市時程(Time-to-market)”,邏輯製程需求也大幅成長。比利時微電子研究中心(IMEC)表示,每當新一代技術出現時,同時縮減面積、改善速度、降低耗能、減少成本,向來是第一要務。截至目前,此作法都成功帶動製程持續微縮,從28奈米的平面式(Planar )矽元件、到20奈米平面式矽元件、最後到14/16奈米矽基(Silicon Based)FinFET與10奈米技術節點。FinFET技術的引入,使晶​​圓廠更能控管通道靜電,維持接近理想值的次臨界擺幅。在元件階級上,新的破壞性解決方案,將持續改善7奈米技術節點效能,除可能利用非矽基的高遷移率材料,取代矽基通道材料,也可能採​​用環繞式閘極結構,以水平或是垂直奈米線形式呈現,以提供最佳的靜電通道控制能力。另一方面,寄生電容(Parasitic Capacitance)和電阻等其他元素的重要性也逐漸浮上檯面。

FinFET微縮至7奈米遭逢寄生效應困境

從7奈米節點開始,寄生效應影響日益重要。晶片面積微縮帶來多餘電容和電阻,急遽降低系統速度和電力表現,是系統階層不容忽視的問題。比利時微電子研究中心表示,以往未影響到系統效能的寄生效應,現今是必須考慮的因素。前、後段製程的串聯電阻與寄生電容,例如互連層間的寄生電容,以及閘極(Gate)與源/汲極(Source/Drain)之間的邊緣電容,再也不能被疏忽。

串聯電阻降低電晶體的有效電壓,而寄生電容佔據部分系統電力,使運作減速。如欲在7奈米節點達到目標效能,優化通道材料等電晶體元件仍無法達成,必須引進改善寄生效應及其影響的創新技術。 

運用氣隙間隔片技術 改善寄生效應

比利時微電子研究中心及其團隊整理出主要影響效能的問題後,已研發出能改善設備寄生效應的創新技術。舉例而言,晶圓廠可利用氣隙間隔片改善間隔距離和介電常數、包覆接點以降低接點電阻率,或優化後段製程的寬度、強度、以及鰭片高度。在設計階層可減少每個裝置的FinFET數量,團隊透過模擬和計算,同時評估所有新參數,最後得出最可能達成目標的方案。

此評估結果,能做為不同方案中的功率及頻率基準。例如,搭配矽基通道的FinFET中,最理想的串聯電阻為何?包覆接點後預期得到何等速度效益?在評估各方案所達成的效能後,將能協助微電子研究中心相關技術研究員,在眾多方案間做出選擇,並給予技術藍圖的發展建議。

元件漏電減低 有助面積微縮

製程微縮主要目的是改善系統速度,但未來速度不再是主要驅動力。比利時微電子研究中心表示,過去每一代新技術出現時,已有能力在晶片中放入越來越多電晶體。但因漏電現象,每個電晶體減少的功率,並無法跟上面積微縮腳步。這表示每個新技術世代,在“每個晶片上可以放入多少電晶體”,以及“能以相同功率分配驅動的電晶體比例”,此二問題之間的差距會越來越大。在面積增加與功率增加之間的差距,被稱作“黑矽(Dark Silicon)”。因此推動面積微縮時,也許不能為了特定功率分配,而在晶片上使用額外電晶體,這也是為何需要在元件層級上,找出減少漏電的解決方案。

(本文作者任職於比利時微電子研究中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hacho San 的頭像
    Shacho San

    真乄科技業的頂尖投資團隊

    Shacho S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