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可攜式電子產品、電動車等都是使用鋰電池,但鋰電池的效率不夠理想;國立成功大學材料科學及工程學系洪飛義、呂傳盛、陳立輝教授與成大貴重儀器中心陳冠仁博士組成的電池研究團隊,積極投入「下世代鎂電池應用技術研發」,已在鎂電池的應用技術上獲得重大突破,有機會取代傳統鋰電池。
 
洪飛義教授表示,世界各國都在找尋新一代更高效率的電池,鎂電池被視為最具發展潛力。鎂電池最需克服的是鎂離子的活性問題,鎂離子活性大,研究團隊利用控制氧化還原機制,大幅提高了鎂電池的穩定性,與傳統鋰電池的容量相較提高了 8 到 12 倍,充放電的效率提高 5 倍,以電動自行車來說,傳統鋰電池充飽電約需 3 小時,若改用新研發的鎂電池約充電 36 分鐘即大功告成。
 
一般的鋰電池在攝氏 -15 度的低溫下,電子產品本身若關機,再開機電池就無法再發揮功能。但洪飛義的團隊將鋰電池上添加鎂材料,研究證實即使在零下 30 度,電池仍能正常運作,處在攝氏 55 度高溫也不會有問題。
 
洪飛義說,鎂電池最大好處是安全,即使車輛相撞也不會有爆炸的危險,但要普及最大的困難在於鎂電解液難以製作,因此研究團隊正嘗試自製美電解液,並組裝與量測等一貫化製造的研究單位,他們的技術經合作廠商試量,預估可量產達到每月 5 噸。目前鎂電池關鍵技術已獲得台灣專利,有機會讓鎂電池取代傳統鋰電池。
 
資料來源:Energy Trend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acho S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