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智慧型電視、手機等終端裝置的使用量逐年增加,各種網路技術在家中可說隨處可見。透過家庭中的無線網路,在家中將可以更輕鬆地在自己喜歡的位置使用各種上網裝置;有線網路則提供了更高的頻寬(Bandwidth)以及品質,甚至是透過家中的插座,都可以利用電力線隨時隨地使用網路。 |
![]() |
上述這些網路技術大眾並不陌生,在現今生活也都廣泛地被使用,因此也促使電子電機學會(IEEE)開始訂定匯聚這些不同標準的網路技術標準--IEEE 1905.1a。
本篇文章將從IEEE針對家庭異質網路匯聚技術的技術層面開始介紹,亦即IEEE 1905.1a標準架構論述、IEEE 1905.1與IEEE 1905.1a的差異性,並藉由技術面的概述,進而探討家庭異質網路的發展、應用層面,以及智慧家庭異質網路普及之後所面臨的挑戰。 IEEE 1905.1a標準架構論述 |
真乄科技業的頂尖投資團隊
目前分類:射頻/無線/LTE/Wifi/藍牙/光纖/RFID/NFC/Beacon/車用通訊 (731)
- Jun 02 Tue 2015 08:33
2015/06/02 加速構築智慧家庭網路 IEEE 1905.1a融合有/無線傳輸
- Jun 02 Tue 2015 08:30
2015/06/02 發揮可編程優勢 FPGA提高Type-C介面實作彈性
FPGA有助加速實現USB Type-C介面設計。開發人員可充分利用高整合FPGA技術,提供小尺寸、低功耗及可編程設計彈性,進而快速達成USB Type-C連接器的供電協議、電纜偵測及訊號處理等複雜要求,並確保筆電、平板及手機維持輕薄設計。 |
![]() |
20年前,第一代通用序列匯流排(Universal Serial Bus, USB 1.0)的出現,為分裂的電子業通訊標準注入了互通性,而最新發布的USB Type-C介面規範更將USB技術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同時也將再一次改變電腦、消費性電子產品以及行動裝置之間的互連方式。
輕薄、堅固且無須區分插頭方向的USB Type-C連接器拓展了由USB 3.1 SuperSpeed+規範定義的各項功能,採用雙通道實現高達20Gbit/s的總頻寬,最多能夠將高清電影和3D圖像等大型檔的傳輸時間減少一半。此外,由於USB Type-C介面的高功率特性,可實現高達100瓦(W)的快速充電,以及為筆記型電腦、監視器和電視機等大型裝置供電;其還具備多項獨一無二的特性,包括新的視訊模式--使用USB連接器和電纜傳輸顯示埠(DisplayPort, DP)、VGA和HDMI等格式的影片。 USB Type-C介面將為消費者帶來諸多激動人心的新特性。不過,要發揮出USB Type-C介面的潛能,設計人員必須根據設計需求實現USB Type-C的供電(Power Delivery, PD)協議、電纜方向偵測、高速訊號切換,以及供應商自訂訊息(Vendor Defined Messaging, VDM)功能。 |
- Jun 02 Tue 2015 08:28
2015/06/02 迎接1x奈米/USB Type-C商機 台半導體業下半年走旺
2015下半年台灣半導體產業可望迎來兩股成長動能。首先是晶圓代工業者將投入更多資金,加速16奈米、10奈米製程演進腳步;其次則是IC設計廠商可望搭上新一代USB Type-C介面設計商機,為台灣半導體產值打入兩劑營養針。 |
![]() |
台灣半導體產業成長添新力。為鞏固市場地位,台積電正全力衝刺下世代先進製程,其16奈米鰭式電晶體(FinFET)將於2015下半年放量,10奈米則將提前至2016年底量產,有助帶動台灣半導體業產值翻揚。 與此同時,鈺創、祥碩、創惟及威鋒等IC設計廠商,可望搭上今年下半年PC產品轉搭新型通用序列匯流排(USB)Type-C介面接口的熱潮,為台灣半導體業挹注另一股成長動能。今年初,新型USB Type-C連接器設計已於年初各大消費性電子展會初試啼聲,並成功打進蘋果(Apple)Macbook Air、Google Chromebook兩大指標性品牌廠產品,預估其他筆電製造商將於今年下半年大舉跟進,刺激USB Type-C控制晶片、連接器需求高漲。
10奈米/Type-C挹注 台半導體業成長帶勁 台灣半導體產業協會(TSIA)理事長暨鈺創科技董事長盧超群(圖1)表示,2015~2016年台灣晶圓代工、IC設計廠商將不斷出現新技術突破,促進整體半導體產業維持不錯的成長動能。其中,台積電正帶頭衝刺,除計畫在今年下半年持續投資擴充16奈米FinFET產能外,亦將勢如破竹地推進10奈米製程發展,最快可望在2016年底達到量產目標,將促進台灣在全球半導體市場的地位更形穩固。 |
- Jun 02 Tue 2015 08:24
2015/06/02 資料/影音/電力傳輸一「口」搞定 Type-C引爆行動介面新浪潮
Type-C連接器規格可同時支援高達10Gbit/s資料傳輸、影音傳輸,以及最大100瓦的電力傳輸,為USB介面開啟更寬廣多樣的應用商機;加上明星大廠蘋果、Google接連在新產品中導入Type-C連接埠,產生推波助瀾之效,因而掀起行動介面設計新風潮。 |
![]() |
通用序列匯流排(USB)發展高潮迭起。品牌大廠諾基亞(Nokia)、蘋果(Apple)和Google分別於2015年初為USB裝置市場投下震撼彈,諾基亞於1月宣布旗下平板電腦(Tablet)--N1正式搭載Type-C連接埠。
緊接著,蘋果也在新一代筆記型電腦(NB)--MacBook中導入此項技術,並大膽留下僅一個Type-C接口,力捧意味濃厚,讓今年USB規格發展格外吸睛。Google同樣加入Type-C行列,在3月推出Chromebook Pixel,其內建兩個Type-C埠,並主打高速資料傳輸、極快的充電效率。 明星大廠新產品不約而同導入Type-C接口,不僅引起使用者對USB接口使用體驗的熱烈討論,亦引發其他品牌廠高度關注並急起直追,希望能不落人後,搶賺Type-C第一桶金;可望促進個人電腦(PC)、筆電、平板裝置,甚至智慧型手機周邊商品搶搭Type-C的熱潮,預計今年6月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將湧現首波Type-C商品。 |
- Jun 02 Tue 2015 08:22
2015/06/02 搶搭USB Type-C商機 矽智財/晶片商火力全開
矽智財與晶片開發商競逐USB Type-C商機;前者於近期紛紛推出USB3.1實體層IP,搶攻高速傳輸介面市場;後者則是炮火猛攻USB PD、Alt Mode影音傳輸,以及Type-C纜線等應用領域,讓Type-C晶片市場呈現百家爭鳴的局面。 |
![]() |
值此Type-C市場起飛之時,半導體廠商已馬不停蹄推出相關解決方案。其中,上游矽智財(IP)大廠新思科技(Synopsys)和創意電子(GUC),看好USB3.1介面未來發展趨勢,分別針對裝置端(Device)和主控端(Host)推出新產品。
創意電子於日前率先發表採用台積電(TSMC)16奈米(nm)FinFET+製程的低漏電流(Low Leakage)USB3.1實體層IP(PHY IP)。該產品可支援USB 2.0、USB3.1(Gen 1及Gen 2)通訊協定(Protocol),並可用於Type-C接口,係針對資料傳輸及裝置充電功能所設計,並具備超低功耗特性,非常適合智慧型手機,筆記型電腦和平板電腦等應用。目前,該解決方案已獲得韓國電視廠商和機上盒(STB)廠商採用。 創意電子總裁賴俊豪表示,該公司USB3.1實體層IP加入16奈米產品組合後,可為特定應用積體電路(ASIC)及設計社群提供多樣化的高階技術選項,滿足整個價值鏈日後每項尖端設計的需求。此外,該實體層IP能與瑞薩電子(Renesas Electronics)的控制器互通,兩者的結合勢將成為最先進的USB3.1完整解決方案。 |
- Jun 02 Tue 2015 08:18
2015/06/02 IPSP/HPS新規格助力 藍牙4.2增強裝置互連功能
物聯網想要如預期發展,如何將更多設備連上網路會是關鍵,透過新一代藍牙智慧(Bluetooth Smart)技術將能更有效率達成。Bluetooth Smart技術可向雲端發送資料,雖然目前仍須透過裝載完整作業系統並支援軟體堆疊的驅動程式來實現,但對於開發者而言,若想要確保物聯網的效益並打造持續的連接體驗,設備就需要能夠直接連上網路。 |
![]() |
鎖定大量物聯網應用 藍牙4.2震撼登場
2014年12月,藍牙技術聯盟正式推出新的藍牙核心規格--藍牙4.2。新技術為開發者帶來多項更新,包括更低的功耗、更快速的資料傳輸、安全措施的改進以及改善用戶隱私的新機制。其中,最重要的特徵莫過於網路相連的功能,更可以藉由多種方式呈現,例如,網路協定支援定義(Internet Protocol Support Profile, IPSP)、HTTP代理服務(HTTP Proxy Service, HPS),以及RESTful(Representational State Transfer)應用程式介面(API),它們都是雲端與Bluetooth Smart設備間互連的重要機制。 IPSP讓藍牙能夠達成IPv6連接,這意味著基於Bluetooth Smart的物聯網裝置,不再須要依賴連接智慧型手機或平板才能連上雲端。預計到2020年,全球約有兩百八十億個聯網裝置,包括車輛、門窗、烤麵包機和烤箱等,這些電器都能通過路由器、支援6LoWPAN或藍牙低功耗技術(Bluetooth Low Energy, Bluetooth LE)的接入點,借助藍牙4.2連上網路。 |
- May 30 Sat 2015 02:10
2015/05/30 日本DeNA研發自駕計程車 欲藉東京奧運行銷全球
- May 29 Fri 2015 08:22
2015/05/29 100G光通信已至,400G還會遠嗎?
- May 28 Thu 2015 22:13
2015/05/28 通道探測原型系統就位 5G毫米波MIMO研究邁大步
5G預期將使用毫米波頻段,因此用來對各種毫米波無線通道模型進行特性分析的毫米波通道探測系統已變成熱門焦點。本文主要探討如何利用商用儀器來設定MIMO通道探測系統,以應付5G可預見的毫米波頻段、超寬頻及Massive MIMO等主要技術挑戰。 |
![]() |
關於如何以最新一代毫米波/微波儀器、量測技術和功能為基礎,妥善應付這些技術挑戰,本文將提出一些設計考量,同時將構築5G毫米波多重輸入多重輸出(MIMO)通道探測(Channel Sounding)系統的原型參考設計,並探討其功能。
無線傳輸通道及天線陣列種類和幾何形狀,證實通常是使用MIMO技術的主要限制,研發人員要成功部署商用MIMO系統就必須確實了解通道狀態,因此針對該傳輸通道進行實驗特性分析,對於開發MIMO技術來說是不可或缺的。 在即將運行的5G通訊中,無線通道探測將扮演更重要的角色。5G無線通道雖然還沒有完善的定義,但一定會包含三種主要特性:毫米波(mmWave)頻段、超寬頻和Massive MIMO,這些技術規格都還沒有完整的規範,因此通道探測(用來研究無線通道特性的量測技術)就變成5G研究人員和廠商非常熱門的主題。 |
- May 28 Thu 2015 22:10
2015/05/28 5G原型/專利布局競技開跑 RF量測/驗證商機炙手可熱
B4G量測、5G設計驗證商機萌芽。今年第一季,3GPP公布LTE R12版標準後,已正式揭櫫異質網路、LAA和LTE MTC等B4G技術發展序幕;不僅如此,各國標準組織、通訊實驗室更馬不停蹄投入5G原型設計和專利布局,因而引爆龐大的RF訊號量測及電路設計驗證需求。 |
![]() |
量測儀器商將迎接新一輪射頻(RF)測試、驗證商機。隨著4G網路布建日益成熟,通訊產業也加速推進下世代B4G(Beyond 4G)、5G行動通訊技術發展腳步;尤其3GPP擘劃已久的長程演進計畫(LTE)R12版標準,終於在今年第一季塵埃落定,新增的三頻及TDD/FDD混頻載波聚合(CA)、LTE輔助授權接入(LAA)、小型基地台(Small Cell)雙連線(Dual Connectivity)、LTE機器類型通訊(MTC)等新規格也旋即被業界視為B4G技術演進重點,包括電信營運商、網通設備和晶片廠皆正加緊研發。
事實上,行動網路資料量正快速攀升,特別是近來不斷出爐的高速影音串流服務,更造成影音應用流量呈指數性的增長,使電信業者面臨更加沉重的網路頻寬、傳輸速率升級壓力,因而也促進B4G、5G標準研擬和原型設計提前開跑,並引爆相關RF量測方案導入需求。 行動影音資料量激增 B4G網路建置全速啟動 |
- May 28 Thu 2015 05:26
2015/05/28 日本松下將量產新一代半導體:氮化鎵
據日經BP報導,松下研發出用於電源和馬達控制的新一代半導體,將於2016年春季在日本國內企業中率先量產。新一代半導體採用氮化鎵(GaN),能將耗電量控制在原來一半左右。
- May 27 Wed 2015 08:46
2015/05/27 MIC預估2015年台灣通訊產業產值3.3兆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預估,2015年台灣通訊產業整體產值(含通訊零組件外銷)將達約3.3兆新台幣,年成長達17.2%。其中,以行動通訊產業成長幅度最高,年成長20.7%,產值達2兆2,844億新台幣。
資策會MIC資深產業分析師張家維表示,行動通訊產業成長主要來自智慧型手機(Smartphone)出貨提升,因Apple大尺寸新機iPhone 6與iPhone 6 Plus,以及今年新機款銷售展望佳、小米(Xiaomi)出貨量推升,且中國和新興市場新客戶釋單量增加,成為後續成長動能。整體而言,2015年台灣Smartphone整體出貨量將成長17.3%,產值達2兆2,532億新台幣,年成長21.2%。
- May 21 Thu 2015 18:05
2015/05/21 惠普旗下華三通訊51%股權將轉讓給清華控股
由於美國監聽各國領袖活動曝光後,大陸對美國科技產品的需求下降,惠普(HP)計劃對其在大陸的業務進行全面整頓,其中包括出售在大陸華三通訊的51%股權。
根據華爾街日報(WSJ)報導,知情人士透露,惠普將於5月21日宣布,將由清華大學旗下清華控股收購1家新成立實體的51%股權,而此實體將涵蓋惠普旗下網路通訊業務華三通訊與惠普的大陸伺服器、資料儲存及技術服務業務。清華控股的某家子公司將為這部分股權支付約23億美元,而惠普將保留政治敏感度較低的業務組合。
- May 20 Wed 2015 19:23
2015/05/20 NI 收購BEEcube強化5G無線網路領導地位
NI近日宣布收購BEEcube公司。NI長期致力於提供平台架構系統;而BEEcube是高效能現場可編程閘陣列(FPGA)原型製作與部署產品的供應商,產品主要用於先進無線研究、無線基礎建設,以及軍事與國防應用;雙方合作將有助於5G技術商品化的地位。
NI的射頻(RF)通訊總監Charles Schroeder表示,由於物聯網(IoT)提高資料需求與連線裝置數量,NI很高興能在新一代5G無線技術的研究與原型設計方面領先同業,NI與BEEcube對於平台架構設計擁有共同的理念與願景,相信雙方可以攜手強化我們在5G技術商品化的領先地位。BEEcube創辦人兼執行長Chen Chang補充,多年以來,BEEcube始終站在電信應用技術創新的最前線,加入NI後,我們可透過更多資源持續推動5G研究,並為客戶提供可用於全球規模的基礎建設部署解決方案。BEEcube將在Chang的領導下以NI全資子公司的形式營運,同時持續沿用該公司品牌,透過原有的直接通路與經銷商通路提供產品銷售與支援服務。據悉,BEEcube收購案不會對NI的合併財務報表造成重大影響。
- May 17 Sun 2015 19:00
2015/05/17 虛擬SIM卡,會是未來嗎?
據印媒報導,黑莓將於年底和印度本地運營商Idea Cellular合作推出虛擬SIM卡供應服務VSP,該服務能夠讓最多9個手機號碼綁定在同一張SIM卡上,每個號碼都採取獨立計費。該技術來自於黑莓去年9月收購的英國虛擬SIM卡廠商Movirtu,支持在BlackBerry、iOS、Android三個系統上運行。
黑莓在印度推出這項服務的原因,在於印度手機用戶中有一半的人選擇的是支持多SIM卡的設備,黑莓希望能滿足這部分用戶的需求,從而擴大自己的市佔率。
- May 15 Fri 2015 10:00
2015/05/15 2018年NFC手機出貨可望突破12億支
- May 14 Thu 2015 22:02
2015/05/14 通道探測原型系統就位 5G毫米波MIMO研究邁大步
5G預期將使用毫米波頻段,因此用來對各種毫米波無線通道模型進行特性分析的毫米波通道探測系統已變成熱門焦點。本文主要探討如何利用商用儀器來設定MIMO通道探測系統,以應付5G可預見的毫米波頻段、超寬頻及Massive MIMO等主要技術挑戰。 |
![]() |
關於如何以最新一代毫米波/微波儀器、量測技術和功能為基礎,妥善應付這些技術挑戰,本文將提出一些設計考量,同時將構築5G毫米波多重輸入多重輸出(MIMO)通道探測(Channel Sounding)系統的原型參考設計,並探討其功能。
無線傳輸通道及天線陣列種類和幾何形狀,證實通常是使用MIMO技術的主要限制,研發人員要成功部署商用MIMO系統就必須確實了解通道狀態,因此針對該傳輸通道進行實驗特性分析,對於開發MIMO技術來說是不可或缺的。 在即將運行的5G通訊中,無線通道探測將扮演更重要的角色。5G無線通道雖然還沒有完善的定義,但一定會包含三種主要特性:毫米波(mmWave)頻段、超寬頻和Massive MIMO,這些技術規格都還沒有完整的規範,因此通道探測(用來研究無線通道特性的量測技術)就變成5G研究人員和廠商非常熱門的主題。 |
- May 14 Thu 2015 21:57
2015/05/14 B4G、5G技術規格現形 小基站/LAA測試需求搶先爆
小型基地台、LAA測試將成為儀器商布局焦點。為加速實現B4G、5G異質網路架構,全球主要基頻晶片商、基地台設備業者正競相發展LTE小型基地台和LAA解決方案,因而帶動相關RF量測設備需求,激勵儀器商爭相卡位。 |
![]() |
後4G(Beyond 4G, B4G)與5G量測技術大戰火熱開打。為提高行動網路傳輸速率和頻譜利用率,通訊晶片商和設備業者正積極布局LTE R12版以後的B4G和5G技術,並率先聚焦小型基地台雙連線(Dual Connectivity)、LTE輔助授權接入(LAA)兩大技術,因而吸引一線儀器供應商競推相關測試設備和軟體,點燃首波戰火。
LTE R12/13版興革 行動網路技術大添新意 3GPP於今年首季發布最新的LTE R12版標準,引進小型基地台雙連線、LTE輔助授權接入等前瞻技術規格,已順勢揭開B4G、5G異質網路發展序幕;相關電信營運商、設備業者、晶片廠和儀器商也將2015年全球行動通訊大會(MWC)視為B4G、5G前哨戰,競相推出解決方案,因而掀動新一波行動通訊研發和量測需求,吸引儀器商積極卡位。 |
- May 13 Wed 2015 17:03
2015/05/13 環景攝影機+自動煞車 倒車更防撞
德國一線汽車電子供應商Continental展示了環景攝影機(surround view cameras)的潛在新應用──其訊號能用以實現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的功能,例如在倒車、通過交通號誌或自動停車時執行自動煞車。
這種導車輔助功能可以在駕駛人以低速倒車時避免碰撞,而利用的基礎技術是車輛所配備的整合式環景攝影機;這種攝影機除了能監視環繞車輛360度的景象,也能應用於各種不同功能。來自Continental車身暨安全性部門的Wolfgang Fey表示,車輛的倒車輔助系統一直以來是採用魚眼攝影機(fish eye camera)技術,在倒車時以鳥瞰角度顯示車輛路徑,但該公司認為這類倒車輔助系統還能提供額外功能,例如自動煞車干預。
- May 11 Mon 2015 22:29
2015/05/11 802.11ac 2×2 MIMO單晶片助攻 手機Wi-Fi傳輸率飆破600Mbit/s
智慧型手機已遍布全球。分析師預估,2019年智慧型手機用戶將達到五十六億人。儘管智慧型手機已有許多創新特性與功能,消費者仍不滿足,他們想要更快的傳輸速度,以更順暢地下載龐大資料量的應用程式和串流影片,而為了滿足消費者渴望,802.11ac技術便應運而生。
也多虧802.11ac技術,許多2年前被認為不可能的行動網路功能終於得以實現。此技術能以相當於乙太網路速率的傳輸速度,將多媒體串流從手機傳送到數位電視、快速同步資料與媒體內容,並降低訊號衰減和連線遺失率,同時擴大傳輸範圍,提供更愉悅的無線區域網路(Wi-Fi)使用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