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經濟日報提供

今年2015年適逢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IoT)全面興起,正引領以資料應用為主的「資訊經濟(Information Economy)」,創造比以石油天然氣為主的「能源經濟(Energy Economy)」更高產業價值。根據麥肯錫的資料顯示,到2025年物聯網相關應用的產值將高達3.9兆美元至11.1兆美元。

 為協助台灣產業界在龐大商機中找出產業布局的策略,工研院產經中心(IEK)率領多位資深產業分析師與研究員,在日前推出IEKTopics:《搶先機!物串心聯網力全開》年度專刊暨「2015 IEKForum:物聯網產業領袖高峰會」;期許從「以人為本」的價值,提出軟硬整合後產業升級轉型發展的策略,並對物聯網的創新模式及應用提出觀點。

根據台灣廠商在未來物聯網產業價值體系中扮演的角色,依其軟硬整合的方式,可區分為四種模式,包括:服務型解決方案者、系統代工者、服務型品牌者及服務系統整合者,藉由軟體能力將硬體價值提升,期待能將台灣現有ICT產業提升至下一個境界。

模式一、從Solution Provider升級Service-Based Solution Provider

透過建立軟體能量以及策略型做為跨入垂直應用解決方案,掌握與建立領域知識,從原有之硬體或零組件供應商,跨入服務價值之提供者(如研華、台達電等);此模式的重要核心在於以原有特定垂直應用系統整合能量,以軟體切入應用端之解決方案,甚至是跨垂直領域之平台化方案。願景價值在於從硬體解決方案走向軟硬體整合解決方案。

模式二、深化SDx能力,從ODM升級OSM

過去台灣ODM業者代工模式習於受國際領導客戶定義其硬體功能需求,如廣達代工Google資料中心、鴻海代工惠普資料中心等,若能升級結盟國際大廠生態,透過提升軟體能力朝向軟硬整合,轉型為OSM(Original System Manufacturing)業者;並以原有代工模式掌握硬體製造能力,針對不同應用加上系統軟體技術,如SDx、IaaS等,形成系統製造能力。

模式三、選擇利基應用,從Brand升級Service-Based Brand

以現有之終端與品牌優勢,如宏碁、華碩等,以軟體能力提升硬體價值,此指包括各種智慧手持裝置或利基應用之硬體提供商,針對特定利基應用,以連結應用服務之軟體功能展現整體系統價值、提高客戶黏著度,並以單一平台帶動多終端硬體需求,如票證系統帶動多類型付費終端設備的銷售等。

模式四、透過訂定服務需求規格,從Service Provider升級Service System Integrator

以台北YouBike為例,經營者掌握台北市民使用自行車做為大都會短程交通工具的行為習慣後,可以進一步定義服務流程及服務需求規格之能力,包含自行車的技術規格、維修系統、計價模式、付費系統等,甚至接下來可連結城市觀光資訊服務與廣告行銷的商業模式。

形成的整套服務系統與技術,可以複製到台灣各地及海外市場,透過服務系統之整合,增加對消費者之服務價值,並引導出新興系統整合服務業者。

台灣ICT產業過去累積完整的硬體優勢,包括電子製造業核心能力和產業供應鏈群聚;但過去10多年台灣在網路經濟的發展過程中並未占有競爭優勢,仍以傳統硬體為導向的產業思維,在全球ICT發展脈絡中的逐漸失去優勢,由於物聯網的少量多樣化的市場特性,唯有透過軟體加值方式,才能突顯出硬體的優勢,也才能在強調客製化的各種垂直應用市場需求中生存。而其中關鍵策略包括選擇利基型應用市場、訂定服務需求規格,結合終端優勢建立系統整合與服務系統能量,並延伸至跨業應用領域之解決方案及強化軟硬整合系統能力,從硬體代工升級至跨域系統服務提供者,期待藉由軟體能力將硬體價值提升,將台灣現有ICT產業提升至下一個境界。

(作者是分別是工研院IEK主任、副組長、副總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hacho San 的頭像
    Shacho San

    真乄科技業的頂尖投資團隊

    Shacho S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