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起)左圖為傳統的矽穿孔3D IC,右圖則為國研院奈米元件實驗室研發的積層型3D IC。
可以用樓房來比喻矽穿孔3D IC和積層型3D IC:矽穿孔3D IC的兩層IC分別位於101大樓的底層及頂層,中間只有一部電梯連接;積層型3D IC則是一棟兩層樓的房子,卻有數千部電梯連接。當很多人(電子)要在樓層間移動時,積層型3D IC的運送速度比矽穿孔3D IC要快得多(即傳輸頻寬大得多);且由於電子移動距離縮短很多,能量的損耗也減少很多。
IC晶片是由結晶矽(在其上製作電晶體等各種電子元件)及絕緣層所構成,目前半導體廠製作3D IC主要是以「矽穿孔3D-IC」技術,將兩塊分別製作完成的IC晶片疊放,並以垂直的導線連通上下兩層晶片,兩層IC之間的距離約為50微米。
「積層型3D-IC」技術則可在第一片晶片的絕緣層上,直接製作第二層結晶矽薄膜以及其上的IC。一般在製作第二層結晶矽薄膜時,必須加熱到高溫1000℃,以形成高品質晶體,但此高溫會損壞已經製作好的第一層IC。國研院奈米元件實驗室所開發出的「奈米級雷射局部加熱法」,可以僅加熱第二層結晶矽薄膜,而不損及第一層IC,突破了長久以來「積層型3D IC」的製作瓶頸。
研究團隊同時亦開發出「奈米級超薄高品質矽薄膜技術」,可將結晶矽薄膜磨薄到僅0.015微米厚,因此兩層IC之間的距離僅0.3微米(絕緣層的厚度),是矽穿孔3D-IC技術50微米的1/150。
國研院奈米元件實驗室開發的積層型3D IC具有兩層IC間距離極短的優勢,可依IC設計者之需要,提供IC間最近距離的垂直導線,相較於矽穿孔3D IC必須先將矽基板穿孔才能製作導線,往往由數千個電子元件共用一條導線,不但大幅提升了設計彈性及訊號傳輸速率,同時也減少了能耗(註1) 。
積層型3D IC一向被稱為「三維積體電路的聖盃」,現在由國研院奈米元件實驗室率先開發出來,研究團隊並已成功於單晶片上整合及堆疊邏輯線路、非揮發性記憶體及SRAM,相關成果撰寫成兩篇論文,發表於2013年底舉行的「國際電子元件會議」(International Electron Devices Meeting, IEDM)(註2),且被IEDM大會選為公開宣傳資料(publicity materials)。2013年度僅11篇文章獲選為公開宣傳資料,獲選率1/100,台灣僅台積電與國研院之文章獲選,奈米元件實驗室的積層型3D-IC技術,已成為國際重要的技術指標。
備註:
- (註1) 傳統的矽穿孔3D-IC技術是將兩片晶片疊放,中間穿孔製作金屬導線,兩層IC的距離為矽基板厚度。積層型3D-IC技術則直接在第一層IC的絕緣層上製作第二層IC,並以專屬導線上下連接,因而大幅縮短訊號傳輸距離,且傳輸線數量大增。
資料來源:國研院http://www.narlabs.org.tw/tw/news/news.php?news_id=1230
影片來源:http://www.narlabs.org.tw/tw/banner/banner.php?banner_id=40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