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美國歷史上貿易保護和自由貿易之爭的思考
自從資本主義降生以來,特別是工業革命以來,自由貿易和貿易保護主義
之爭始終是各國不同政治、經濟派別分歧的重要成份。隨著時代的變遷,
一國可能從主張自由貿易轉向貿易保護,也可能從貿易保護轉向自由貿易
。
一般來說,在國際經濟危機時期,貿易保護的聲音往往抬頭;而在繁榮時
期,自由貿易又容易成為潮流。對於強國來說,自由貿易是佔領弱國市場
,打敗弱國企業的旗幟;對於弱國來說,貿易保護是抵禦市場強權,發展
民族工業的盾牌。當一國從弱變強時,它就會開始贊同自由貿易;反之,
當一國由強變弱時,它又會回到貿易保護主義路線上去。
可以說,美國的歷史就是根據本國在國際市場競爭中的力量強弱交替運用
貿易保護和自由貿易兩種主張的歷史,而美國也正是因此才從一個殖民地
國家變為世界第一流的強國。不僅如此,由於英國力圖保持世界工廠的地
位,美國運用貿易保護手段曾遇到很大的阻力。如果不是英國炮艦調動了
美國人民的愛國主義激情,美國很難實施貿易保護政策。如果不採取貿易
保護主義措施,也許今天的美國就如同南美洲的巴西、阿根廷一樣,徒有
廣袤的土地、豐富的資源,卻仍受發達工業國的控制和掠奪,依然貧窮落
後。因此,對於今天追求強大的中國來說,破解南北美洲不同歷史命運的
奧秘,具有不同尋常的意義。
禁運催生了美國製造業
1881年10月,英軍將領康沃利斯於約克敦投降。1883年,英國正式承認美
國獨立。但是獨立戰爭的勝利並沒有自然而然地帶來繁榮和發展。獨立戰
爭期間,由於對英貿易的滯阻,北美的製造業得到了一定發展,但從生產
技術和產品質量看則仍遠落後於英國。戰爭結束後,英國利用自身強大的
製造業和商業優勢,一方面對美國的出口實施嚴厲的商業限制,包括禁止
美國貨進入西印度群島;另一方面則向美國大量傾銷英國貨。獨立前夕,
北美平均每年運往英國的生鐵為3,929噸,1791年下降為797噸。煙草、稻
米、藍靛等大宗農產品的出口也大幅度下降,由此帶累商業和航海業停滯
,造船業衰落。
據統計,從1784~1786年,美國從英國進口的貨物總值約為7,591,935英
鎊,而同期美國向英國出口則僅為2,486,085英鎊,逆差高達5,205,877英
鎊﹙原文如此,疑有小錯誤--引者註﹚。出口萎縮、市場縮小,使價格大
幅下跌,商人、農場主紛紛破產,債務鏈條破裂,造成了嚴重的社會動盪
,許多地方爆發了農民起義,最著名的是謝司起義。
在美國史上,1781~1789年被稱為“危機時期”。從競爭的觀點來看,其
實只是英國挾裹著其市場競爭的強者優勢對新獨立的弱小的美國進行打擊
,以經濟殖民來代替政治、軍事殖民。
危機給美國上層社會帶來了廣泛的衝擊,“美國向何處去”一時成為報紙
和小冊子所討論的焦點。在一片喧囂聲中,自由貿易和貿易保護主義的兩
大聲音至今仍清晰可辨。推崇自由貿易的多為南部大種植園主、北部大商
人。
在危機時期,南部大種植園主兼併了大量小農的土地,鞏固了競爭地位,
他們雖然對英國限制出口不滿,卻得益於優質廉價的工業品。因此他們主
張自由貿易,一方面要求英國取消出口限制,另一方面試圖擺脫英國的商
業壟斷,開拓南歐、北歐市場及其他全球市場,同時則加快向西部擴張,
將西部廣袤的土地變為農產品的生產基地,以增強美國農產品的競爭力。
北部大商人也主張自由貿易,因為他們的利益來自對外貿易的擴大,無論
進出口是否出現逆差,只要貿易總額上升,就少不了他們的利潤。
主張貿易保護者成份比較複雜,既有保衛獨立戰爭成果的愛國主義成份,
又有在謝司起義前鞏固統治秩序的成份,既有受英國打擊最沉重的廣大小
農,又有為數不多的製造業主。
由於當時主要矛盾是抵制英國的經濟侵略,因此,主張增強聯邦政府力量
、加強貿易保護的代表,財政部長漢彌爾頓事實上控制了政府決策。漢彌
爾頓認為英國的力量來源在於製造業,因此美國必須重視製造業的發展。
而要發展製造業,則必須有政府保護。
他指出需要政府保護的三個理由,一、外國政府對製造業有保護和獎勵;
二、農業國居民出於習慣往往不願意輕易放棄自己熟悉的職業;三、製造
業國在技術、資金、市場方面已經具有優勢,這就使“最新建立製造業的
國家與製造業已成熟的國家在平等條件下進行競爭,在多數情況下是不可
行的”。
遺憾的是,由於當時美國社會經濟結構由依附於英國的種植園主和大商人
主導,故漢彌爾頓主張中唯一落實的是加強了聯邦政府權力,建立了財政
稅收制度,恢復了公共信用,順利發行了新國債,使聯邦政府不再有名無
實。然而漢彌爾頓所珍視的貿易保護主義政策卻未得到推行,1789年的關
稅法案規定進口稅率僅為9%,遠不足以保護新生的製造業。
英國知道自己的競爭優勢所在,一開始就禁止機器和技術以及技術人員外
流。由於西部土地的吸引,美國工人的工資平均又比英國高1/3到1/2。
加以英國企業主資金雄厚,有現成的銷售網絡等因素,使美國製造業舉步
維艱。1801年的326家股份公司中,只有8家投資於製造業,僅佔總數的2.
4%。
如果照此發展下去,美國很難擺脫後來中南美洲各國的命運,也成為歐洲
工業國的附庸。因為主宰著獨立後美國社會的是大農場主和大商人,他們
都從依附地位中獲益。發展製造業的每一個重大措施都與這個既得利益集
團相抵觸,徵收高關稅首先種植園主要花更多的錢購買歐洲的工業消費品
,如果對方實施報復性措施,則還會連帶出口下降,價格下跌,收入減少
。在這種社會經濟結構中,資源越豐富就越可以依賴開發資源來獲取收益
,就越缺乏發展製造業的動力--相比之下,島國日本只能靠發展製造業。
傑佛遜的自由貿易主義和農業國之夢,正是建立在對美國豐富資源的依賴
上。這個甜美、舒適的夢完全有可能將美國的製造業捏死。
正當美國迷迷糊糊地做著西部農業夢的時候,英國軍艦的炮聲把它驚醒了
。1807年,英國為與拿破侖作戰,炮擊美國戰艦“切薩皮克號”,強徵艦
上海員。此舉激起了強烈的反英愛國情緒,1807年12月,美國國會通過《
禁運法案》,禁止一切船隻離開美國前往外國港口,意在用中斷對英國的
農產品供應來教訓英國。
不料,禁運不僅沒能給英國造成傷害(英國可以從世界其他國家進口糧食
,本國也生產糧食),反而使美國經濟全面癱瘓。禁運充分暴露了美國經
濟的殖民性和依附性。1807-1808年,美國出口從1.834億美元下降到224
3萬美元,下降幅度達88℅,進口從1.385億美元降至5699萬美元,下降59
℅。於是,航海業瀕臨破產,大批海員失業,北部的大小商人損失慘重,
農產品價格不斷下跌,小農場主和小業主紛紛破產,工業消費品供應發生
嚴重困難,關稅收入急劇減少,財政出現巨額虧空。
在強大的壓力下,《禁運法案》不得不在1809年初取消。然而,禁運卻使
國內製造業不再面對國外競爭,工業品價格上漲,製造業利潤大增,航海
業、對外商業的蕭條促使大量的資金投入到製造業,從而使美國製造業得
到了空前發展,至1810年製造業的生產總值達到1.20億美元。
更重要的是,禁運使美國人初步懂得了製造業對於民族獨立和國家強大的
重要性,從而為實施貿易保護主義,擺脫經濟的依附性帶來了第一線光明
。但是,就在一部分美國人得出上述結論時,作為權力結構核心的部分大
農場主和商人卻增強了依附性,更害怕與英國打貿易戰。因此,禁運剛結
束後,財政部長加勒庭提交國會的一份《關於製造業的報告》又被擱置了
。
然而,樹欲靜而風不止。美國單方面終止禁運並沒有換來英國的回報,英
國繼續劫掠美國船隻。再加上美國國內西部擴張主義者的鼓動,1812年,
美、英正式交戰。這場戰爭對美國經濟的影響和禁運十分相似,對外貿易
和航海業陷入長期蕭條和停滯,而製造業卻飛速發展,對英國霸權構成了
真正威脅。
戰爭結束後,英國商人不惜以低於成本的價格向北美傾銷商品,英國國會
和政府則在一旁積極支持,布魯厄姆勛爵在英國下院稱:“為了把美國在
戰爭期間產生的幼稚製造業扼殺在搖籃中,即使在最初的大量出口中受些
損失也是值得的。”
但英國的如意算盤並沒有得逞。這有三方面原因,首先,當時英國的技術
還是相對簡單、容易掌握、也容易改進的技術,美國製造業在技術上已經
不處於絕對劣勢;其次,從規模上看,美國製造業已經有相當實力,而且
也得到了國內金融勢力的支持;第三、1816年美國頒布了第一個保護關稅
法案,製造業品的平均稅率驟升至25℅。此後,直至19世紀末,貿易保護
主義一直是美國的經濟政策的基調。
由此可見,1807年禁運和1812年戰爭實際上是美國歷史上的重大轉折點。
沒有這兩場戰爭--戰爭是最極端的保護主義,和由此而來的貿易保護主義
政策,美國很可能成為另一個巴西,而世界歷史的面貌也將大不相同。遺
憾的是,許多研究美國史的專家似乎沒有充分注意這一轉折點的重大意義
。在《新編美國史》中,1807年禁運和1812年戰爭只佔了二頁半,而且沒
有片言隻語論及其重要意義。原因是很耐人尋味的:如果每一個國家最終
都能走上資本主義的“康莊大道”,或都必須經過資本主義階段,那麼也
就不存在轉折問題了,最多只有曲折。
內戰完成了美國社會結構的質變
擺脫弱者地位的歷程不是一帆風順的,而是充滿了鬥爭和曲折。由於當時
英國的強者地位並非像今天的美國那樣突出,它先是沒能阻止美國獨立,
後是沒能在1812年戰爭中重新佔領美國(由於英國顧慮歐洲大陸重啟戰爭
),繼而又沒能在戰後搞垮美國經濟。但這並不等於英國、法國等歐洲強
國就此承認了美國的崛起,而是在繼續伺機壓制美國。
就美國國內而言,從原有的殖民地型社會經濟結構,向以製造業集團為中
心的自主型社會經濟結構轉變,也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衝突和鬥爭。大商
人集團、航海集團、南部種植園主和北部製造業集團之間,自由貿易和貿
易保護之間的矛盾仍然時起時伏,構成了地方主義與國家主義(地方分權
與中央集權),奴隸制和廢奴主義,新申請州是否向奴隸制開放,以及民
主黨與共和黨鬥爭等諸多重大矛盾的核心。漸漸地這對矛盾統攝了國內的
各種矛盾,衝突從經濟領域延伸到政治、文化、宗教等領域,社會情緒越
來越激動,直至爆發南北戰爭。
事實上,盡管通過禁運和1812年戰爭確立了關稅保護原則,美國工業一時
間還很弱小。在1820年以前,作為工業化最重要部門的鋼鐵業,其鐵產量
比殖民地時間還少。鐵礦的開採、冶煉和鐵器業完全被英國所主宰。第一
個真正對鋼鐵工業起到保護作用的關稅是1824年的關稅,其後是1828年的
關稅。
19世紀30年代初,自由貿易集團控制了政權,降低了關稅,鋼鐵業生產很
快就停滯、下滑;1842年參議院決議恢復高關稅,鐵產量又直線上升。如
此,自由貿易路線和貿易保護路線反覆鬥爭,鋼鐵業也反覆漲落,直至林
肯上臺,把關稅提高到無以復加的地步,從而最終建立起了強大的鋼鐵業
。
總的來說,關稅的爭奪戰越來越對貿易保護主義者有利,主張自由貿易的
南部種植園主、北部進出口商和航海集團則滿腹牢騷。北部進出口商業利
益的代言人如麻薩諸塞州的丹尼爾.韋伯斯特始終反對高關稅,南部則把
1828年的高關稅稱為“可憎的稅率”,特別是南卡羅萊州。為了反對高關
稅,南卡羅萊州不惜脫離聯邦。為此,他提出了憲法“公約論”,即認為
州創立了聯邦,當中央政府的決定不符合州的意願時,州有權做出自己的
決定。
1832年07月,在自由貿易者的強大壓力下,國會通過了新關稅法案,比18
28年的關稅有所下調,但仍不能滿足南卡羅萊州的要求。同年11月,南卡
羅萊州召開州代表大會,宣布國會通過的關稅法無效。如聯邦政府採取強
制措施,則南卡羅萊州將脫離聯邦。面臨聯邦分裂的形勢,國會不得不再
次通過妥協性法案,擴大免稅商品種類。
妥協是達成了,但矛盾並未解決。自由貿易者和貿易保護主義者在一次次
的較量中慢慢廓清了陣營,形成了以南部種植園主為核心和以北部製造業
集團為核心的兩大派別。
在世界範圍的廢奴主義運動的推動下,這兩大派別的鬥爭又進一步激化為
蓄奴州和自由州的鬥爭。這兩大派別都希望控制參眾兩院、政府和最高法
院。由於各州的參議員人數相等,而南北兩派所控制的州數相等,兩派力
量在參議員勢均力敵。這時如果新加入的州是蓄奴州,則南部就能控制參
議院。因此,一個又一個新開發地區被批准為新州之日,也就是兩大派別
一次次較量之時。
每一次,出於維護聯邦的考慮,雙方都達成了妥協,如1820年的《密蘇里
妥協》,《1850年妥協》等。《1850年妥協》中,北方限制了奴隸制的擴
張,同時也向南方承諾了嚴厲的《緝奴法》,從而維護了脆弱的南北政治
均勢。但每一次妥協都醞釀著矛盾的進一步激化,《1850年妥協》被稱為
“火山口上的壺蓋”。此後,南北雙方鬥爭的火藥味越來越濃,在1854年
堪薩斯州問題上,兩大派別發生了武裝衝突。這是南北戰爭的前奏。
時間的推移有利於北部製造業集團。盡管南方的棉花出口還佔到美國總出
口的一半以上,但北部工業品的出口也在迅速增長,這就使原先作為依附
於發達工業國的北部買辦商人和航海集團逐漸疏遠南部,轉而依附於北部
製造業集團。
其明顯的標誌是北部民主黨人的領袖史蒂芬.道格拉斯,他原先屬於自由
貿易派,和南部種植園主有共同的基本主張,代表北部買辦商人集團的利
益。在1845年堪薩斯州是否以蓄奴州加入聯邦的問題上,他開始反對當時
的民主黨總統詹姆斯.布坎南,主張將維護奴隸制的堪薩斯州《利康普頓
憲法》交人民表決;1858年堪薩斯居民投票否決了這一憲法,並最終於內
戰前夕作為自由州加入聯邦。
內戰爆發後,道格拉斯本人匆匆趕往白宮,表示堅決支持共和黨,打敗南
部集團。道格拉斯和他所代表的北部買辦商人集團的轉變從政治上奠定了
南部失敗的基礎,這實際上是美國從依附型社會結構向自主型社會結構轉
變的最後一個重要轉折。
從美國社會內部擺脫依附性的意義上說,南北戰爭是獨立戰爭的繼續。不
僅如此,戰時外交格局也充分說明了南北戰爭既是內戰,又是外戰,是從
英、法強國的統治體系中徹底解放出來的外戰。英、法等歐洲大國都站在
南方一邊。英國自稱為中立國,把南方稱為交戰國,實際上承認了南方政
權,使英國成為南方的軍火供應基地。英國幫助南方製造的鐵甲撞角艦對
北方海軍構成重大威脅,其中“亞拉巴馬”號在22個月裡連續摧毀和捕獲
了60艘北部艦船。
不僅如此,英國甚至企圖尋舋直接參戰。當北部戰艦在英國“特倫特”號
上截獲了南部同盟的兩名使節後,英國要求北部立刻釋放人員,否則就對
美宣戰。面對英國的強硬挑舋,林肯採取了退讓政策,使英國失去了宣戰
藉口。法國則出兵墨西哥,佔領墨西哥城,從南部對美國構成威脅。這時
如果美國堅持門羅主義政策,則法國就會和南部結盟,對美國宣戰。如果
不是林肯和共和黨人頭腦清醒,縮小打擊對象,則南北戰爭的結局將難以
逆料。
南北戰爭結束後,美國北部製造集團確立了中央政府的主導權,美國真正
成為獨立的大國。共和黨吸納了原買辦商業集團,金融集團,並利用西部
的廣闊土地團結了西部的小農場主,利用黑人牽制了南部社會的種植園主
,將南部的發展納入到北部工業發展的進程中,從而開創了一個工業大進
軍的黃金時代。
這個時代在政策上是以高關稅為標誌的。到80年代,高關稅使聯邦國庫充
裕。1888年民主黨曾經試圖動搖高關稅政策,民主黨參議員羅傑.米爾斯
提出了降低關稅的法案,卻被共和黨控制的參議院否決。1890年,共和黨
控制的國會通過了《1890年麥金利關稅法》,平均稅率由38℅增至50℅。
1897年,共和黨人威廉.麥金利入主白宮後,國會通過了《丁利關稅法》
,其稅率又進一步提高。此後,關稅仍不斷提高,一直到1930年前夕,還
通過了一個高關稅法。
高關稅有力地保護了美國工業的發展。內戰以前,美國還是個農業國。每
1美元投入工業,就有7美元投入農場、牲畜、農業工具和設備,農產品
佔全部商品生產的一半以上。就工業結構而言,內戰前手工作坊、工場和
小企業仍佔壓倒優勢。但內戰結束後的不到半個世紀裡,這一切就完全變
了。1879~1884年間,美國工業產值超過農業產值。從1870~1900年,美
國國民生產總值增長3倍多。1900年時,美國工業總產值約佔世界工業總
產值的30℅,一躍成為世界第一大工業國。
由此可見,一個國家的民族工業從幼稚到強大要經歷多麼漫長和曲折的道
路,而且完全可能永無出頭之日。如果認清這一點,那麼不難想見,今天
WTO給發展中國家幾年或十幾年的所謂幼稚工業保護期,其意義恐怕是
死刑--緩期執行。
認清中國在競爭中的位置
美國由弱到強的崛起向我們生動地展示了市場經濟的真諦,即市場經濟是
弱肉強食的經濟。弱者如果不想被強者吃掉,唯一的辦法就是認清自己的
競爭地位和實力,一方面深溝壁壘,另一方面找準強者的弱點主動出擊,
打一場經濟上的以弱勝強、由弱到強的持久戰。那麼中國在世界市場競爭
中究竟處於什麼位置呢?
舊中國顯然是個弱者。從歷史上看,市場經濟、股份制、董事會、交易所
其實都不是新鮮事物。最近在北大舉辦了中國百年證券展,展覽表明,中
國清末就開始發行股票,上海灘的杜月笙等“聞人”更是身兼多家公司的
董事長。但是,在市場經濟的競爭中,中國的民族工業無論採用官辦、官
督商辦、官商合辦,還是股份制、合作制、民營獨資,都無力抵禦洋貨的
傾銷和外國企業的競爭。
“一戰”期間,由於英、法、德等歐洲強國忙於戰爭,美、日兩國實力還
不足以獨吞中國市場,外國向中國銷售的商品總值從1914年的56,924海關
兩,減少至1915年的45,447海關兩,1916--1918年都在55,500海關兩以下
,從而給民族工業的發展留出了空間。1895--1913年的19年間,民族工業
年均新增投資額為633萬元,在1914-1919年的六年間,該項投資額上
升為1430萬元。其中,棉紗廠、麵粉廠尤其興旺。以綿紗廠為例,戰爭使
中國棉花輸出量減少,而棉紗的進口量減少,造成棉賤紗貴的局面,使棉
紗業利潤豐厚,大大地刺激了民族棉紗工業的發展。戰爭結束後,英、法
、德、瑞士等國又捲土重來,而美國的勢力更見強盛,民族工業復遭重創
。仍以棉紗業為例,由於戰後外資紗廠傾銷綿紗,又兼高價收購棉花,“
棉賤紗貴”的局面一改為“棉貴紗賤”,華資企業本小利薄、技術落後,
紛紛被外資企業兼並或被迫破產。
“二戰”前後民族工業又一次經歷了類似的命運。“二戰”期間,以重慶
為中心的大後方經濟客觀上獲得了免受外資威脅的經濟環境,民族工業有
了長足進展,不僅數量上增長較快,而且工業結構上也有所改善。戰爭結
束後,美國工業生產力大量過剩,急於獨霸中國市場,和國民黨政府簽訂
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其中最主要、危害最大的是1946年11月04日簽訂的
中、美《友好通商條約》,該條約是集中國近現代史上全面出賣國家主權
之大成的最嚴重的不平等條約。該條約表面上是非常平等的,中國亦可在
美國享受美國在中國的待遇,但事實上卻成了美國大量向中國傾銷過剩產
品的不平等條約。美國商品的價格僅為中國同類商品價格的三分之一到幾
十分之一,民族工業根本無法抵擋,紛紛破產。1946年下半年到1947年,
上海、天津、重慶、漢口、廣州等地,工廠倒閉達27,000餘家,到1948年
初,天津工廠已倒閉70℅-80℅。嚴重的破產、倒閉浪潮使失業劇增,民
怨沸騰,加速了國民黨的亡覆。
經過新中國30多年的建設,到80年代初期,我國已經形成一個獨立完整的
國民經濟體系和技術創新體系,擁有了世界各大主要高技術產業,如核工
業、航空航天工業、電子工業等。但是,與世界強國相比,我們的工業仍
然弱小,仍不具備可以敞開大門與巨型跨國競爭的實力。事實上,80年代
的開放是有限度的,關稅稅率很高,市場基本逐漸向國外放開,但幅度不
大,所引進的外資以中小資本,港、澳、臺資和東南亞資本為主,對國有
民族工業尚未構成大的挑戰。正因為如此,雖然80年代國有企業也有很多
問題,卻大多利潤豐厚,工人的工資、獎金、福利都得以不斷提高。可以
說,80年代的成功是在前30年建設的基礎上,保護和開放有機結合的成功
。然而,由於片面地將80年代改革開放的成功歸功於開放,90年代後,政
府幾次大幅度降低關稅,巨型跨國公司紛紛搶灘中國市場,給國有企業為
主體的民族工業帶來巨大壓力。國有企業競爭不過進口商品和外資企業商
品,產品大量積壓,生產能力過程,出現大面積虧損,工人下崗問題也日
益突出。特別是東北的重工業企業,由於各地大量引進生產設備和生產線
,本國重工業的前景已經岌岌可危。由此可見,雖然中國的國民生產總值
和進出口額都已經不小,但中國還沒有強大的民族工業,還沒有在世界市
場經濟海洋裡遨遊的大鯊魚,還沒有走完由弱到強的過程。從這個意義上
,中國真正的國情不是落後,而是弱小。落後到先進只是個時間問題,弱
小到強大卻是一場生死博鬥,勝利和失敗的可能性都是存在的。世界上一
百多個國家都是市場競爭的主體,但大部分國家卻都是市場競爭的失敗者
。
順便說一句,談到中國的民族工業,必然會首先提出國有工業,因為只有
國家才擁有核工業、航空航天工業、汽車工業、船舶工業、電子工業、兵
器工業、重型機械工業,這些才是國民經濟的骨胳和肌肉。如果這些工業
紛紛垮掉,就算服裝鞋帽業發達十倍,把全世界的業務都攬過來,中國也
是弱小國家,只有一堆任人宰割的經濟脂肪。
警惕市場幼稚病
弱勢經濟的基本對策是保護主義。然而,由於西方強國一味向我們推銷新
自由主義,別有用心地把中國說成是新的世界強國,我國經濟學界的一部
分學者曲解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本意,迷迷糊糊地跟著高唱自由放任的
頌歌,一味地認定只有自由競爭才是中國的出路。這種主張實際上和當年
跑步進入共產主義的狂熱差不多,無非方向變了,成了跑步進入世界市場
,從“左”派幼稚病一變而成為市場幼稚病。
然而,就在雷根-柴契爾大力推銷新自由主義,大力推銷私有化的時候,
美國卻實行著大規模赤字政策,這是典型的凱恩斯主義的政府干預政策。
當80年代初,當日本質優價廉的商品潮水般地出現在歐美超級市場貨架上
時,美國和歐洲在七國財長會議上聯合逼迫日元升值,削弱日元的競爭力
,一手製造了日本經濟的泡沫化,這是金融時代的保護主義。可見,發達
國家推行貿易自由化政策是從來是兩面性的,對自己有利時就推行,對自
己不利時就撇在一邊,他們給弱者灌上市場幼稚病的迷魂湯,自己卻清醒
得很。80年代以來,西方七國間的競爭日趨激烈,貿易保護主義趨勢不斷
加強,貿易日益向美、日、歐三大區域內收縮,區域間壁壘開始加高。時
至歲末年初,美、歐之間的香蕉戰,美、日之間的鋼鐵戰硝煙正濃。
看來,應該到了給市場幼稚病提個醒的時候了。
作者:韓德強(中國社會科學院)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