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初以來,Sony的影像感測器(CIS)儼然成為該業者救星,不僅屢傳無庫存得增資投產,4~6月財報就靠這顆感測器獲利翻倍。且據研調機構分析,至少未來2~3年內,Sony可望繼續成為移動裝置產業最大贏家。

因應智能型手機發展越來越注重高性價比,在硬體規格逐漸無差異性之際,能比較的項目之一就在於相機功能,而CIS正是提升影像品質的關鍵。半導體業者表示,隨著大陸手機市場成長幅度趨緩,各廠牌手機只得在性能上更為要求,高畫素數正是其中一個項目。

高階智能型手機的主鏡頭目前都已達1,300萬畫素,交易價格從2015年初以來維持單個3~4.2美元的水準。畫素數較少的CIS則持續跌價,800萬畫素的CIS單價約2美元,與1年前相較,價格已下跌了10~15%。

據日本研調機構Techno Systems Research統計,2014年CIS全球出貨量約38.6億個,較2013年增加18個百分點。2018年更是上看53億個,足見未來需求。

在硬體規格方面,若想要讓智能型手機“賣得動”,下一個階段的追求目標或許就是雙鏡頭。雙鏡頭使用高倍率對焦,能較單眼相機拍攝更為清晰漂亮的夜景。目前華為已推出雙鏡頭機種“榮耀6 Plus”,外傳蘋果(Apple)也可能在2016年發表雙鏡頭新機種。

據商業周刊引述華晶科技(Altek)的說法,蘋果已經研究雙鏡頭相機技術至少3年以上的時間,並開發各種應用,以便充分利用該技術的優勢。目前唯一影響蘋果量產的因素,就是供應鏈無法穩定提供足夠數量的模組。

不論如何,只要蘋果新機一採用雙鏡頭,以蘋果的品牌影響力,手機雙鏡頭將成擋都擋不住的新趨勢,也將帶動智能型手機的CIS需求,從2個增至3個。

雖然移動裝置是CIS市場的成長動力,且Sony CIS目前產品也有8成應用於此,但據Sony CIS相關事業統括部長大場重生表示,CIS未來的成長動力將是“感測”(Sensing) ,甚至可能因此發展到100億個,甚至是1,000億個的規模。舉凡國防、環境能源、防災、防犯、交通基礎建設等的檢測、汽車、物流業、學術、運動等,範圍幾乎涵蓋所有領域。

大場指出,在自駕車的實用化方面,CIS絕對不可或缺。如現在的車用感測器多是130萬~200萬畫素,但對於信號燈、路人、障礙物、行駛在車體周遭的其他車輛等的感應度仍有局限,未來勢必須要更精密、數量更多的感測器,才能確保安全與穩定度。

Sony已宣佈在2016年9月前將CIS的產能拉高3成,因應移動裝置、車用與監視器的出貨。

Source:DigiTime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acho S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