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在1999年發生的921大地震,當時除造成台灣人命財產與經濟損失,全球科技產業同樣受到嚴重衝擊,主因即台灣在全球科技產業供應鏈中,占有舉足輕重地位,一旦受天災影響產能,將一定程度衝擊全球科技供應鏈運作,由此,也看出當時台灣科技產業在全球市場的重要性與高度競爭力。

台商西進浪潮加速對岸茁壯
時至今日,雖然科技產業仍是台灣最重要產業之一,但在全球科技產業供應鏈中,重要性卻正逐漸流失,其中大陸科技產業供應鏈全面崛起,即最主要因素。

根據中華經濟研究院經濟展望中心主任劉孟俊表示,隨著台商的大陸供應鏈在地化,以及中國大陸紅色供應鏈興起,在全球及大陸本地品牌廠商增加對大陸科技供應鏈廠商採購零組件下,將對台灣科技零組件供應鏈造成很大衝擊。

若要深入探討大陸科技產業是否可能在未來,全面取代台灣科技電子產業過去在全球科技供應鏈中扮演的角色,得先從過去30年兩岸科技產業競合關係談起。

約從1980年代開始,台灣科技產業在台積電、聯電、華碩、友達及鴻海等科技大廠的創新發展下,建立起台灣科技產業從晶片製造、零組件到代工製造的完整供應鏈體系,造就台灣在全球科技產業中重要的零組件與代工地位。

時序進入1990年代,隨著中國大陸加速經濟改革,積極接軌全球經濟體系,當時適逢台灣科技製造業者積極尋求便宜生產製造基地,因此包括鴻海、和碩、仁寶及緯創等消費性電子製造廠皆大舉西進,紛紛落地中國大陸設廠,此一台商西移浪潮,即成為加速中國大陸科技產業發展關鍵。1990年代台灣科技產業僅下游製造代工廠移往中國大陸,中上游零組件或半成品業者仍留在台灣繼續深耕,因此當時台灣科技產業仍可憑藉「台灣運籌,大陸製造」經貿模式,大量出口零組件與半成品至中國大陸,不僅維持台灣出口貿易量,技術與設計能力也可留在島內,以維持既有研發優勢。但從約2002年後,隨著中國大陸經濟迎向高速成長期,大陸政府全面扶植技術密集型產業,不僅面板、太陽能及LED等相關業者不斷崛起,印刷電路板(PCB)等零組件產業也快速成長茁壯,導致中國大陸與台灣長年的垂直分工整合模式,逐漸轉變為水平分工模式,意即兩岸業者均可生產相同產品,因此,也讓大陸與台灣科技產業的互動關係,逐漸從過去的相互合作變成競爭對手。

水平分工不再競爭取代合作
2011年中國大陸啟動十二五計畫後,兩岸水平分工競爭態勢更加明顯。拓墣產業研究所分析指出,為扶植大陸電子零組件供應鏈廠商,大陸政府在十二五計畫時,提出智慧型手持裝置品牌業者所使用零組件,必須有30%是向大陸當地業者採購,此政策快速增加中國大陸零組件業者接單量,大幅提升其競爭力,相對也很大程度影響由台廠主導的供應鏈體系,進而對台灣整體科技產業造成嚴重衝擊。

台灣經濟研究院副院長龔明鑫指出,根據台灣經濟研究院一份針對台灣科技廠商所做調查報告顯示,台灣科技廠商「由台灣母公司生產零組件或半成品,中國大陸子公司生產成品」的比重,呈現逐漸下降現象;反之「台灣母公司無製造生產部門,只負責銷售中國大陸子公司產品」的比重正逐漸上升,代表從台灣出口零組件或半成品到中國大陸的比例下降。這樣的現象,也呈現在台灣對中國大陸的出口貿易數據上,不僅對大陸出口金額不斷下降,市占率也逐年下滑。

龔明鑫分析,在兩岸垂直分工時期,台灣生產上游零組件與半成品,出口到中國大陸組裝成品,再銷往全球的營運模式,讓台灣零組件與半成品廠商仍可維持高獲利。但隨著兩岸走向水平分工,大陸業者也開始具備生產零組件與半成品的能力後,台灣零組件與半成品生產部門便逐漸遭大陸業者取代,進而影響台灣科技產業競爭力與優勢。

日前被喻為亞太區下游硬體製造業第一名分析師的巴克萊銀行董事總經理楊應超,曾發表一篇以「中國,你好;台灣,再見」(Hello China;Goodbye Taiwan?)為主題的百頁產業趨勢報告,從內容提到台灣過去享有的優勢已不,面對大陸品牌與代工崛起,台灣產品將逐漸被取代,不免讓人感受到台灣科技產業重要性逐漸失去的情況。儘管報告主題最後以「問號」,表示此趨勢還不完全底定,但仍充分表達出對台灣科技產業的擔憂。

智慧品牌加持推動技術升級
事實上,中國大陸供應鏈近5年不斷竄升,不僅衝擊台灣供應鏈對中國大陸的零組件出口量,且在中國大陸供應鏈走出海外,深入包括印度、非洲及東南亞等新興市場下,也對台灣科技供應鏈全球市場佈局帶來很大威脅。

台灣顯示器董事長暨執行長許庭禎指出,包括上海華勤通訊技術、龍華控股等製造代工廠,都已進入非洲市場,成為非洲當地智慧型手持裝置品牌的重要合作夥伴,而中國大陸供應鏈廠商,更成為非洲品牌業者能夠推出低價手機,提高市占率的關鍵。此外,隨著華為、聯想、TCL等大陸品牌廠積極佈局歐洲市場,也對中國大陸零組件廠商切入國際品牌供應鏈體系,帶來很大助益。在此情況下,恐將一定程度衝擊台灣科技產業供應鏈全球競爭力。

除因大陸政府政策扶植,加速中國大陸紅色供應鏈體系不斷成長茁壯,近年隨著中國大陸智慧型手持裝置品牌廠快速崛起,更進一步加速中國大陸紅色供應鏈發展。

巴克萊報告提到,中國大陸科技產業歷經過去30年的練兵,如今包括製造、設計與技術能力皆不斷提升,原本被視為白牌的電腦或手機產品,逐漸成為知名品牌,進而與國際品牌競爭。

在具備自有品牌優勢,加上基於保護主義,增加對在地零組件廠的採購下,促使原屬二線廠地位的中國大陸供應鏈,逐漸得以切入國際品牌供應鏈體系,侵蝕台廠既有市占率。如2014年1月蘋果(Apple)公布的供應鏈名單中,大陸廠商便增加到12家,較2011年的7家增加5家;大陸廠商供應iPhone的材料成本,也從2011年的7%增加至11%。

工研院IEK分析,隨著中國大陸品牌廠商透過低價策略,持續搶占全球個人電腦(PC)與智慧型手機市占率,將促使海內外科技大廠開始重視與中國大陸品牌廠商的合作,進一步提升中國大陸供應鏈體系在技術上的競爭能力。

巴克萊認為,相較於中國大陸科技廠商擁有強而有力的大陸政府支持,台灣政府必須推出如1980年代建立新竹科學園區時的類似政策,才有助於廠商因應大陸業者來襲。

整合創新能量研擬抵禦之道
就產業界而言,工研院IEK主任蘇孟宗強調,面對中國大陸從電子製造、面板、PCB到晶片全面崛起的紅色供應鏈,台灣科技產業必須謹慎以對,迎接挑戰,串聯上下游資源,透過整合創新,打造更具創造力的產品、技術與應用服務,才是台灣產業正面迎擊之道。

台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高級顧問尹啟銘認為,隨著中國大陸紅色供應鏈崛起,台灣科技產業必須更緊密結合,從上游半導體、中游零組件與下游終端品牌廠,都應思考發展創新整合策略,建立更具成本優勢、創新應用服務能力的競爭力,才能加以因應,走出台灣科技產業另一條成長之道。

綜觀而言,面對中國大陸科技產業日漸進逼,台灣從政府到產業界皆須正視此一大問題,不論是政府的產業政策,或是品牌廠競逐市場、零組件業者的技術與製造能力,以及軟體服務端的創新應用,皆為台灣因應中國大陸科技產業全面崛起時,必須深入著墨與關注之處,藉由各部門充分合作與相輔相成,才能帶出整體台灣科技產業強大競爭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acho S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