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007_Myo_NT04P1

Myo臂戴式裝置能提供手勢控制功能  

在不久前於美國舊金山舉行的Designer of Things大會上,筆者有機會與Thalmic Labs的開發者佈道官Chris Goodine聊到該公司的創新可穿戴式控制裝置 Myo。
Myo 是一款臂戴式裝置,會監測穿戴者手臂肌肉的電子訊號,並將之轉換為滾動(roll)、傾斜(pitch)與偏離(yaw)資訊──也就是沿著x、y、z三軸的運動──以3D方式來追蹤運動;Thalmic Labs從7月起開始提供Myo給應用程式開發商,並打算在短期內開始出貨給其他消費者。

就像Apple iPhone、Leap Motion、Microsft Kinect,Myo是我們在行動裝置時代重新定義與電腦如何互動的一個象徵。當我們在移動時,滑鼠是無法作用的,因此觸控與語音指令填補了缺憾;手勢控制也有其應用潛力,例如在使用環境(潮濕、噪音或泥濘)阻礙觸控與語音指令時。Goodine表示:「我們看到Myo能開啟一些現有技術無法實現的應用。」

該裝置一開始的使用情境似乎未經過深思熟慮──在簡報進行時切換簡報檔案,以及操控電視機上播放的媒體,這些都能利用現有的技術來執行;簡報者還是會在台上使用遙控器來做簡報。處理筆記型電腦或平板裝置傳送至電視機的多媒體檔案是一個比較複雜的使用情境,Myo手勢追蹤雖能在與房間內的運算裝置互動時提供一些優勢,不過這些優勢在取代傳統手持式遙控器上似乎說服力不夠。

傳統遙控器有其優點,例如操作上的熟悉度以及能維持數月的電池壽命;Myo的電池續航力則是兩天,如果未使用,待機時間可以更長一些。「它非常的自然,」Goodine表示:「該裝置本身能透過運動感測器理解大動作;而藉由肌肉感測器,它能真正理解手的位置。」

Goodine在一場以開發者為對象的簡報中,使用Myo手勢控制來操作簡報檔案;在該場簡報中,參與者以Lua編程語言撰寫了一段腳本,將Myo讀取的手勢對應到透過藍牙連結的一部電腦之鍵盤指令,讓參與者能透過手勢控制來玩電腦上的俄羅斯方塊遊戲。

可惜試用結果只有部分令人滿意,手勢控制不同於滑鼠的點擊或移動,會是含糊不清的;Myo有時無法記住特定的手勢,或是我無法以Myo所預期的方式來移動手臂。無論是哪一種狀況,Myo有好幾次都漏失訊息,而這也是Thalmic Labs要將該裝置成為大眾化產品之前必須克服的問題;做為一種輸入裝置,哪怕只是偶爾不可靠都會讓使用者卻步。

還有另外一個問題是,Myo提供的是方向與加速度矢量資料(vector data),並非穿戴者手臂相對於其他物體的位置資訊;所以舉例來說,該裝置無法判別你是不是正在指向某個特定目標。Microsoft的Kinect或是Google的Project Tango等系統,能在3D空間映射出多個物體,這會更適合廣泛的應用。

對此Goodine指出,Kinect等系統的主要缺點在於缺乏行動力:「數位內容是跟著你走的,因此我們認為如果你擁有手勢控制,會是更自然、直觀的人機互動方式。」他補充表示,Myo具備搭配頭戴顯示器、擴增實境/虛擬實境系統應用的潛力,適合搭配連網裝置使用的環境。該裝置無疑具備應用潛力,問題只是要判定Myo在哪方面能比其他方案做得更好。

編譯:Judith Cheng

(參考原文: Myo: More Muscle For Wearables?,by Thomas Claburn)

資料來源:電子工程專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acho S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