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發表「超低電壓晶片技術」,將使未來許多電子產品的電源消耗大幅降低,甚至靠人體體溫就能發電,是一項兼顧「開源、節流」雙目標的最佳解決方案!在經濟部技術處的支持下,工研院研發之「超低電壓晶片」設計技術具備優化的能源管理效能,是一項創新的突破,未來可廣泛應用於訊號、聲音、影像壓縮等多元化晶片設計與相關產品,商機無限。
工研院資訊與通訊研究所所長吳誠文表示,工研院開發的「超低電壓晶片技術」包含完整的設計流程和方法,以及多項低電壓低功耗的電路模組(包括:靜態記憶體、頻率產生器、溫度感測器、能量管理…等),屬於高度技術整合的系統單晶片,是目前國際研發機構與設計大廠競相發展的焦點。經由精密的電路設計,便可達到節省耗能、轉換與應用環境能源的功能,對於降低用電成本與環境保護,真是一舉二得。
吳誠文指出,此次工研院整合中正大學、交通大學、台積電、晶心科技等技術資源與智慧產權,發表創新「超低功耗視訊錄影系統晶片」,是業界發展低能耗系統晶片與裝置的先驅,並同時建立超低電壓系統晶片設計與驗證流程。相較於傳統系統單晶片工作於1.2V的電壓,「超低功耗視訊錄影系統單晶片」處理器與H.264影像壓縮功能可在0.6V的低電壓條件下運作,功耗僅為傳統影像壓縮晶片的四分之一,部分核心電路的最低工作電壓甚至可以低至0.48V,適合應用於需要長時間錄影的行車記錄器、環境安全監控等。
吳誠文強調,工研院的「超低電壓晶片技術」也有利用環境能源來發電的創新功能。透過熱電原理(熱能轉換成電能),熱電晶片可利用人體所散發的熱能,經由晶片放大轉換成為電能,不但能善加使用人體體溫的能量,也可節省原來的電源消耗。而「靠人體體溫就能發電」的技術特點,也運用工研院自主開發、領先世界水準的「最大功率點追蹤技術」(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來提升能源轉換效率。它能有效利用熱、光、壓電等環境能量作為電能來源,達到雙重節能的目標。像是登山客佩載於頭上的照明燈具、人們隨身使用的手錶與智慧型手持裝置,或是心電圖貼片等長時間偵測身體訊號的醫療電子產品,均是富有潛力的發展項目。
「超低電壓晶片技術」是項創新、前瞻的世界晶片設計趨勢,工研院已積極進行多項專利佈局,預計能協助國內業者加速投入此領域商品開發,帶來新藍海商機。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