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研究人員針對穿戴式裝置中的彈性應變感測器使用長度約毫米波(mmWave)級的多壁碳奈米管(MWCNT)展開研究,打造出適用於VR與音樂家的軟性數據手套。
日本靜岡大學(Shizuoka University)電子學研究所(Research Institute of Electronics)與樂器製造商山葉公司(Yamaha Corporation)的研究人員攜手,針對在穿戴式裝置中的彈性應變感測器使用長度約毫米波(mmWave)級的多壁碳奈米管(MWCNT)展開研究。
該樂器製造商不僅著眼於在虛擬實境(VR)應用,以輕質且軟性的數據手套取代大型且笨重的手套,同時也看好這種數據手套將會自然地滿足音樂家的需要——透過這種超薄且可伸展的軟性感測器,更能有效地監測音樂家極其細微的手指動作。
在最近發表於《ACS Sensors》期刊中一篇名為「結合MWCNT/彈性塑料的可伸展感測器實現快速響應的人體動作偵測」(Rapid-Response, Widely Stretchable Sensor of Aligned MWCNT/Elastomer Composites for Human Motion Detection)的研究報告,日本研究人員發表這種專為整合於可穿戴感測系統(無論是針對手臂、手部或手指等)而設計的薄型CNT應變感測器研究成果。
研究人員們用單向對齊的MWCNT薄層浸漬彈性體,使電極的每一個末端都具有導電膏,從而形成了幾公分長的感測器,而且還可拉伸更長2倍。所取得的這些應變感測器僅有幾微米厚,但具有不到15ms的反應時間以及超過10的量規因子(即更高靈敏度)。
這些應變感測器同時表現出可重複性,且具有很高的電阻變化線性度。研究人員將此結果歸功於使用較長的CNT束(以及300-800μm長的MWCNT)。雖然彈性化造成的裂縫與間隙會導致阻抗增加,但由於MWCNT較長,仍與相鄰的CNT彼此滑動與摩擦而保持接觸,確保更能逐漸減少導電率受到間隙產生的影響。而在收縮時,MWCNT能夠更密集地重組,並恢復原有的阻力。
更重要的是,這些新的感測器不需要任何特殊的讀取電路或放大器,但可抗外部雜訊以及對於相當高阻抗範圍的高度靈敏度,使其易於整合至以織品布料打造的穿戴式裝置中。
研究人員指出,這種軟性且可伸展的應變感測器適用於運動、健康、復建與機器人等不同領域的應用,可用於動態測量與分析各種動作。研究人員還開發出一款整合CNT應變感測器的袖套原型,透過導電鍍銀合成纖維連接至可伸縮的壓縮織品中。最新的設計是一款軟性數據手套(如圖中鋼琴家手上戴的),能夠偵測手指關節的細部動作(手套上的黑色條紋即CNT應變感測器),而不至於妨礙配戴者的動作。
Yamaha研發部材料與零件組經理Katsunori Suzuki分享Yamaha對於這種產品發展遠景的看法。「在研究報告中介紹的這種數據手套是專為偵測音樂家肌張力不全(一種神經性的動作障礙)時的手指動作而設計的,它是我們與日本一家大學合作進行的研究。」
「我們目前並未計劃銷售這項技術給消費者,但將在2016年針對VR應用發表更可靠的設計。」
在今年於東京舉辦的第二屆穿戴式裝置展會上,Yamaha利用其VR手套原型進行了一場現場鋼琴演奏,透過疊加感測器資料於VR的虛擬雙手上,並與鋼琴家的手指動作同步演奏。
「我們正在研究如何使VR手套的應用成為一種輔助鋼琴家改善演奏技巧的工具。我們認為VR手套十分適合搭配音樂學習軟體,以提供即時的建議,」Suzuki鈴木補充說,「因為我們的VR手套較CyberGlove等市場上現有的手套更輕薄且更具有伸縮彈性。」
更堅固耐用版VR,具有追蹤標記,適於工業VR應用
該公司並以相同的系統展示了在早期設計階段的VR手動組裝原型,模擬汽車引擎的組裝過程。手套的配戴者還可以同時戴上Oculus Rift頭戴式裝置,顯示汽車引擎的3D CAD資料,以及隨VR手套的動作模擬組裝者的手部動作。在此情況下,手套分別搭載了在自由空間下的手部追蹤動作標記。
基於CNT-應變感測器的開發套件
Yamaha已經開始為戶推出感測器開發套件了,其中包括兩個感測器帶,以及一個可拆卸的藍牙無線發射器。此外,該公司還發表一款「佈線系統」(wiring systems),可直接連接USB埠以顯示來自感測器的原始數據。
編譯:Susan Hong
(參考原文:Soft lightweight data gloves fit VR and musicians,by Julien Happi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