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19_GFast_NT02P1

G.fast 與FTTdp 網路架構  

國際電信聯盟(ITU)在半個月前舉行的年度大會上,出人意料之外地迅速批准了 G.fast 網路技術標準──該標準可利用現有銅纜網路提供1Gbps的傳輸速率。
G.fast 的原理是擴展寬頻訊號傳輸頻率的範圍,通常會採用的情況可能是光纖已經佈署在儘可能靠近辦公室或住家的分配點──也就是所謂的光纖到分配點(FTTdp);而大多數網路營運商將鎖定的「甜蜜點」,應該會是在100公尺左右的傳輸距離達到500Gbps速率。

電信產業幾乎不懷疑 G.fast (或稱ITU G.701標準)會獲得通過,因為主要電信業者與設備供應商,特別是來自美國與歐洲的,都至少在一年前就已經展開該技術的實驗室或現場測試;不過該標準在技術、營運、供應商互通性等方面仍面臨許多問題,也有人就是質疑G.fast該佈署在何處才符合商業意義。

一直在追蹤ITU時間表的世界寬頻論壇(Broadband Forum,BBF),已經明確表示美國新罕布夏大學(University of New Hampshire)領先全球的互通性實驗室,將負責主導G.fast標準的認證事宜;最初的產品測試預期將在明年上半年展開,緊接著則是一連串的互通性測試。認證則預定在明年秋天開始進行,這對一個自2011年開始醞釀的通訊技術來說是非常快速的發展。

不令人意外的,晶片供應商如Broadcom、Ikanos、以色列新創公司Sckipio (該公司的成立就是鎖定G.fast技術),以及來自德國的Lantiq (後兩家業者正聯手開發針對家用閘道器應用的設計),都對於發展G.fast技術非常積極;這些業者都聲稱對新標準的通過做出了貢獻。

在系統端,對新標準推波助瀾的包括Alcatel-Lucent、Adtran以及中國的華為(Huawei);雖然據說設備業者與電信業者的試營運非常成功,也有營運商表示他們還沒被說服會有多少客戶需要這種能提供Gbps等級速率的產品。

G.fast的最忠實支持者之一英國電信(BT),最近表示該公司已經在採用現有約20公尺銅線迴路所進行的首次試營運中,達到720Mbps的上行/下行總速率;此外該公司也指出,雖然其中有困難度,但並非不可克服的營運問題。BT認為在目前的VDSL技術已經佈建完成之後,G.fast很可能會需要支援至少20倍以上的節點數量。

對各家業者來說,一個頭痛的問題會是G.fast的佈建情境會有哪幾種?BBF到目前為止設想了23種情境,包括佈建在電線桿、路面人孔、多單位住宅地下室,或是公寓的樓板。

實際情況是現有的VDSL與VDSL2向量技術,在光纖到交換箱(fiber-to-the-cabinet,FTTC)的速度已經達到100Mbps;G.fast仍是採用向量技術,不過在速度上邁入了下一個等級,所提議的架構將迫使網路營運商將光纖佈建到更靠近客戶的分配點。

還需要強調的是,對許多營運商來說,G.fast會需要與VDSL或VDSL2共存;雖然這在剛通過的實體層規格中已經被納入考量,也證實在技術上可行,卻估計會降低20%左右的傳輸速率,而且與路邊交換箱之間的迴路距離需要縮短,否則速率會進一步降低。

所以實際G.fast速率可能會低於理論最高值,不過這已經夠支援超快速寬頻服務;重要的是,能與採用DOCSIS 3.0技術(非新興的DOCSIS 3.1規格)的纜線(cable)網路營運商一較高下。

在成本方面,其命運會與Gbit等級服務推出的速度息息相關;最近Sckipio預估,每家庭用戶在「最後200公尺」佈署G.fast的成本約僅300美元,而光纖到建築(Fiber to the premises,FTTP)佈建成本會需要將近1,500美元。

當然最終目標會是光纖到家(FTTH),因此營運商的成本分析結論會是G.fast有助於達成該目標,雖然是過渡階段,但成本算合理?G.fast在某些市場可能不會獲得太大青睞,但在那之外,例如網路基礎建設不太容易達成光纖到家、到辦公室的地方,該技術就能發揮作用。

總而言之,雖然G.fast確實為目前的銅纜網路帶來了新轉折,也將為網路營運商帶來升級固網的技術新選項,它不會是故事的結局。

編譯:Judith Cheng

(參考原文: G.fast Now on Fast Track,by John Walko)

資料來源:電子工程專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hacho San 的頭像
    Shacho San

    真乄科技業的頂尖投資團隊

    Shacho S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