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製程設備廠商美商應材副總裁暨台灣區總裁余定陸昨天表示,看好未來物聯網(IoT)資料相連需要運用大量的電子元件,他預估,2018年全球將建置50萬片3D鰭式場效電晶體(FinFET)產能,3D NAND產能也將達100萬片規模,因此將掀起一波硬體投資的新熱潮。

余定陸分析,行動裝置的應用不斷推陳出新,像是健康照護與保全等,都出現資料必須同步至雲端儲存或運送的需求。儲存與傳送這些龐大資料所需的基礎設備的建置,都成為帶動商機成長的機會。

他說,由於行動裝置得具有輕薄短小、低耗電與高功率的需求,像是2D的應用基本上已無法裝下更高密度的電晶體,半導體業界紛轉向發展3D新技術,如3D儲存型快閃記憶體(NAND Flash)等。

余定陸指出,由於晶圓代工廠今年擴大資本支出,以及28奈米與20奈米製程興起,帶動應材業務大幅成長,預期2014年全球晶圓廠的設備支出將增加10%至20%。

至於DRAM部分,他則認為今年低耗能行動DRAM出貨量大約可成長6成,跡象顯示企業界開始展開PC汰換更新的周期,使得DRAM投資持續增加,預期2014年DRAM整體硬體設備支出將增加約3成。

半導體三強台積電(2330)、三星及英特爾競逐先進製程,全球半導體設備龍頭美商應用材料集團副總裁兼台灣區總裁余定陸昨(4)日預估,2018年時,16/14奈米FinFET(鰭式場效電晶體)將躍居主流,全球相關製程每月晶圓產能將達50萬片,持續扮演推動半導體產業成長的火車頭。

半導體設備材料 商機爆發

余定陸預期,若加計記憶體產業中的儲存型快閃記憶體(NAND Flash)也推進至3D NAND Flash,相關月產能更高達100萬片,二大半導體廠持續擴大晶圓資本支出(WPE),預料將為半導體設備及材料,帶來龐大的商機。

不過,余定陸強調,晶圓廠在追求成本效益的趨勢下,材料創新將成為設備及材料廠必須努力的課題。

余定陸昨天參加台北國際半導體展(SEMICON Taiwan),針對未來半導體發展,說明半導體設備及材料趨勢、機會和挑戰。

余定陸預估,2015年將引爆新一波FinFET投資潮,客戶也加速此技術發展,主要因應行動裝置百家爭鳴,加上物聯網興起、自動化、健康照護以及大數據等需求強迫,追求更低功率、功能更強的晶片。

余定陸強調,由於未來先進製程在材料方面的要求更高,應材已斥資1.5億美元,在美國實驗室進行相關材料開發,並在全球增聘500位研發工程師投入。

未來5年 半導體規模倍增

半導體設備廠商應用材料公司(Applied Materials Inc. )表示,針對現在市場情況,由於行動與網路連接趨勢持續驅動、成長強勁,將加速半導體與顯示器的科技創新,帶動電晶體業務破紀錄。應用材料集團副總裁暨台灣區總裁余定陸看好電子束市場成長潛力,在未來5年市場規模可望倍增。

半導體產業正熱,全球各廠相繼擴大支出,再加上晶圓代工廠今年擴大支出、先進製程的興起,余定陸表示,鰭式場效電晶體(FinFET)及3D儲存型快閃記憶體(NAND Flash)將在明年引爆新的投資熱潮,各大廠也將加速相關技術發展。

余定陸預估,在2018年時,全球將達到50萬片3D FinFET的產能,3D NAND也將達到100萬片的規模,他更透露,目前在美國的研發中心已經加快腳步,500名工程師以輪班制的方式、不間斷加緊腳步,目前計畫投入1億5000萬美元,全力衝刺新品。

台灣應用材料估計,3D材料促動元件的轉變相當有利,可以使得應用材料的總體有效市場(TAM)擴展35%至50%。

由於今年在低耗能的行動DRAM出貨量成長約6成,再加上企業開始展開電腦的換機潮,DRAM的投資正在持續增加,台灣應用材料預期,今年記憶體整體支出將增加3成,今年在記憶體客戶的市場占有率將成長超過2%。

【2014/09/05 聯合報】http://udn.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acho S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