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企業 減產度寒冬   

雖然歐洲領袖上周終於擬出歐債危機的解決方案,可望暫時止住風暴擴散,但對許多歐洲企業而言傷害已造成,許多業者開始減產、縮減成本、重組企業,以度過這段艱困期。

華爾街日報31日報導,歷經全球金融危機和經濟衰退,加上歐債後續的發展仍有變數,消費者都把荷包看緊緊,許多歐洲當地和跨國企業也因此緊縮支出,反映出一種日益普遍的看法:西歐經濟將花更多時間才能掙脫困境,企業銷售將很難以過去習慣的速度成長。

從2008年金融風暴至今,歐洲的經濟復甦就走得跌跌撞撞。如希臘、愛爾蘭和西班牙等信用或房市泡沫最嚴重、或者政府財政最吃緊的國家,處境最艱困;以德、法為主的核心經濟體,表現較為堅實。但如今從最新調查來看,連這些核心國家的復甦同樣告終,因為企業、家庭和政府也在削減不必要的支出。

接下來情況如何,可以從歐洲最大卡車製造商看出一些端倪;這些製造商預期經濟成長恐趨緩,因此今年冬季打算縮減產能。該產業是更廣泛經濟成長的領頭羊,而過去這兩周包括富豪(Volvo)、斯堪尼亞(Scania)和戴姆勒(Daimler)的執行長不約而同表示,歐陸大型企業客戶下訂單時都考慮再三。

斯堪尼亞打算11月起減產,減幅上看15%;富豪計劃明年初起減少卡車生產,因為預估明年歐洲銷售量會減少10%。就連汽車製造商也感受到寒意。福斯(VW)上周警告,西歐車市可能繼續下滑。

在歐洲做生意的外國企業也一樣。奇異(GE)上半年獲利同時承受日本強震和歐債危機的壓力,執行長伊梅特預期日本情況會改善,但仍對歐洲保持謹慎;陶氏化學(Dow Chemical)第四季打算減產400萬噸左右的石腦油。

有些企業則直接調整營運策略。知名酒商帝亞吉歐(Diageo)在6月底止的會計年度期間,歐洲銷售減少3%,是旗下唯一銷售萎縮的區域。該公司9月即著手整頓歐洲部門,並把更多投資轉入土耳其等更有前景的市場。

來源:【2011/11/01 經濟日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hacho San 的頭像
    Shacho San

    真乄科技業的頂尖投資團隊

    Shacho S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