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唐山地震時,筆者住在此京。第一、二次有震感時,第一
時間沖出門外,站在空地上等天亮。到第五次有震感時,就不再
驚慌,留在家中繼續睡覺。這種做法是否安全,另當別論。不過
從心理學上,人們有恐慌疲勞,即同一危機不斷刺激神經時,人
們的心理恐慌將隨時間而遞減。市場對歐債危機,便有恐慌疲勞
感。
在連續兩個月遇到強烈沽空後,歐洲銀行股出現強烈反彈,並帶
動全球風險資産價格大漲。從對歐債危機及銀行流動性的極度悲
觀,到目前的相對樂觀,其實只有德、法領袖就解決歐債危機方
案的一個時間承諾。方案的框架缺乏,資金來源、操作程式也不
清楚。
歐債危機至今已近兩年。出問題的國家已經由希臘蔓延到幾乎整
個南歐地區,危機的性質已經由債務危機轉化爲銀行危機,危機
的程式已經由流動性短缺升級到信用危機、破産危機。
筆者看來,歐洲領袖已經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但是離祭出實際
有效的、決定性的解決方案,尚有一定的距離。這種距離不是技
術性的,而是埋藏在歐元先天性的缺陷--利益錯位。法國銀行需
要注資,但是法國政府出資隨時可能導致法國主權評級下調,導
致主權債務困局和上升的資金成本。於是法國主張銀行注資應該
在國家之上的歐盟單位進行,即由EFSF出馬。但是EFSF並不能印
鈔票,由它拯救意味著德國等其他國家爲法國買單。歐盟領袖認
爲EFSF資金不足,不妨通過借貸抵押,將資金槓桿上去。但是通
過歐洲央行抵押擴張,意味看歐洲央行承受巨大的(幾乎是無限
的)歐豬違約風險。儘管大家都知道,現在到了出錢的時候,但
是誰來出錢的問題並未解決。
從目前的資訊判斷,歐洲會有一攬子方案出臺,包括加大民間債
權人對希臘債減債的力度、擴大EFSF槓桿並向ESM過渡、協調地
重整銀行資本金、修改公約增強財政政策的統一性。這些在紙面
上看都不錯,但是一涉及誰出資,問題就來了。
新方案沒有一項可以做到絕對有效的,而歐洲領袖寄希望於整體
方案可以提升市場的信心。屆時提出的方案細節能否滿足市場的
預期,是未知數,能否有效解決歐債危機,更是未知數。Over p
romising and under delivering(承諾過度、兌現不足),是
歐洲政客的通病。市場只是在恐慌疲勞症下,讓極度超賣的市場
作出技術性反彈。筆者看來,歐債危機沒有完,歐債危機的最壞
時間也還沒有到。
2011/10/20 陶冬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