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橄欖枝也是需要條件的


  上帝扔出的橄欖枝其實不是人人都可以接住的,在LED行業發展迅猛的今天,眾多企業爭相搶進LED行業,然,真正能夠做起來的又有幾家了?


  成本壓力過大是LED行業發展必須邁過去的門檻。比起通俗節能燈,LED照明燈具的成本平均要超過五六倍。儘管國家政策大力支持,像《廣東省LED照明產業持續發展計劃》,指出全省LED照明財產的構造調整和地區設置裝備擺設,以構成幾個大型LED財產園,力爭到2012年全省LED產業產值到達1000億。但市場仍舊不買賬,LED產業一邊是火熱的投資一邊是市場冷淡以對,真可謂冰火兩重天。


  有LED設備廠商透露,一台1500萬的LED機械設備,因為中國做LED的企業多了,供不應求,近期價錢已經上升到1800萬,上游廠商知道我們中國正在大力發展LED產業,像廣東、東莞、江西都正在上馬LED產業園,故趁勢漲價。


  據法國YoleDeveloppement公司預測,2011-2016年間將有20億美元投資於專用的LED 封裝設備,這是因為封裝在LED器件總成本中佔20-60%,是降低LED 成本的重要環節;並且LED市場已經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設備供應商和材料供應商必將致力於LED製造和封裝環節的研發,以期增加產量、提高材料效率,從而大幅降低成本。


  雖然LED行業發展趨勢向上,但增長不可能是直線型的,而將會是小幅震盪上揚的格局。由於業內普遍認為2020年通用照明市場將達到200億美元的產值,任何製造商都不希望屆時自身出現產能不足,結果導致了從2009年、2010年開始的大規模投資熱,並預期將持續到2012年初。這波投資熱最初起源於韓國,後受到中國的補貼和財政刺激而升溫。


  預測再過兩年LED產業中某些環節產能過剩或將超過50%(產能利用率不足50%),那時將會出現何種局面尚不可測。估計用“哀鴻遍野”來形容也不為過。


  其實早在2003年,中國就啟動了“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在“十一五”期間,累計投資經費超一億元,逐步構成了以廣東、福建、江西、上海等地為代表的LED產業群。其中,廣東的LED產值多年來均位列第一,LED企業逾3000家,深圳、東莞、廣州、江門等地亦紛紛出台了LED產業扶持計劃,欲正在發展勢頭良好的的LED盛宴上分一杯羹。


  雪萊特等老牌傳統照明企業爭相搶進LED


  雪萊特表示,我們現正在仍是以舊客戶為主,下個月等職員齊備後就會啟動新的市場營銷方案了,現階段LED照明燈固然不會完全替代節能燈,但必​​定是將來成長的趨向。


  先有佛山照明又有廣東昭信


  首先是佛山照明與歐司朗合作,大力開發LED照明,接著廣東昭信也開始跨足LED產業,出於對產業升級和公司成長的考慮,廣東昭信集團董事長梁鳳儀決定退出傳統的造鞋與家具業,本來昭信的產業有電子、金屬、造鞋、房地產、家具等等,而LED是一項全新的產業。


  產業集群瘋狂上馬 南海亦不破例


  2009年,南海區政府提出,扶植LED光電產業園,以聚集更多的LED產業上下流企業,發展南海特色的LED照明產業,南海本來就有燈具、照明行業的根底,這些都是其發展LED光電產業的一大優勢,而且南海的人力、地皮的成本比深圳、廣州都具有優勢。


  LED產業集群各處開花。一邊是招商引資、優惠鼓勵的政策,而另一邊則是專利受限、成本過高、標準缺失、冷淡以對的市場,中國LED企業游離於兩者之間,正處在冰火兩重天的成長道路上。


  芯片是全部LED財產鏈上利潤最大的部分,但多年來一直被歐司朗、Gree、飛利浦等國際廠商所壟斷,中國LED企業數目固然多,目前有3000多家半導體照明(LED)企業,大多數都處於產業鏈下游,上游廠家一旦有所風吹草動,下游廠商便則變得十分被動。


  技術、成本、市場三大挑戰


  就現正來說,最希望看到的是可以把本錢降下來,讓LED照明燈真正地走進千家萬戶。最重要的就是中國LED芯片企業,我國做了這麼多年,現在仍是國際廠商壟斷核心技術,中國要做好LED產業首先就要做好LED芯片,這會面臨國際市場的強大阻力,如何往前突破,就是我們現在需要思索的題目。


  另一方面,全國的半導體照明產業化基地已經非常多了,各地都在瘋狂上馬,這些LED產業基地產業結構同質化、核心技術空心化等問題正逐漸顯現,有不少專家都認為,和其他新能源產業相類似,我國LED產業在大干快上、高速發展的同時,一定程度上存在著產能過剩的風險。


  上海半導體照明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在會上發布的產業報告顯示,2010年我國半導體照明產業規模達到1200億元。2010年中國LED產業簽約計劃投資額合計為2178.85億元人民幣,截至2010年底,新增項目已實際完成投資金額343.2億元。


  快速增長的投資數字固然喜人,但我國半導體照明行業存在的諸多弊端也令人擔憂。全國3000多家LED企業,大部分處於封裝和下游環節,在產業最關鍵的襯底材料技術、外延片生產核心設備方面,技術專利長期被國外企業壟斷,導致技術上總比國外慢一拍。“技不如人”,只能在設備和技術上依賴進口,進而導致價格上沒有明顯優勢。


  更嚴重的是,面對國外企業咄咄逼人的態勢,國內企業都是單打獨鬥。除了各種“產業基地”層出不窮,一些地方政府為促進當地企業轉型,出台了不少針對LED企業的優惠政策,如設備補貼、稅收優惠、本地示範工程優先考慮本地企業等。這些政策給國內其他區域企業跨地區整合兼併、開拓市場增加了阻力,使真正的強者無法做強。而對於一個成熟健康的產業來說,跨上下游、跨地區的產業整合必不可少,一個個散落在各地,“獨霸一方”的畸形企業,對國內LED照明產業的發展有百害而無一利。


  根據數據研究表明,LED材料和元器件供應商業績增長較平穩,預估2011-2016的複合年增長率約27.6%,基板製造商的增長將最為迅速,複合年增長率達45%.然而熒光粉的價格壓力較大,特別是近期稀土瘋狂漲價,對下游LED熒光粉的衝擊不可謂不小。當然最後LED熒光粉的漲價成會轉嫁給下游封裝廠商,所以預估仍能保持12%的兩位數增長,並且由於企業會尋找稀土替代品,LED熒光粉還會有很大的創新空間。但是要降低LED的每流明生產成本,最重要的還是基板與熒光粉。而這些都是技術活。需要長時間的改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acho S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