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ux 其實是 2016 年 10 月才在美國成立的新創公司,實驗室在美國華盛頓州南方的Camas。而這間新創公司的基因其實有日本夏普的影子,擔任CEO的Jong-Jan Lee 與 CTO Paul Schuele,兩人,都是自夏普美國實驗室的成員。eLux 其實也和夏普美國實驗室是共用辦公室大樓的。
LEDinside 研究 eLux 的 Micro LED 專利,他們的技術確實值得鴻海、夏普他們收購。主要的概念就是「巨量轉移」+「修補」與「替換」 Micro LED 的技術。
eLux 具備可在巨量轉移大量微小 Micro LED 到承載用的基板、背版時,透過紫外線 UV 與光學檢測,判斷出有哪些小點是壞掉的 Micro LED。然後透過機械手臂,透過流體組裝技術,把「相變化」材質塗在壞掉的 Micro LED 上,等液體材料變成固態時,透過靜電吸取的方式,把這些壞掉的 Micro LED 吸上來,並且把周圍可能有髒掉的區域也清除。最後,再使用機器手臂把好的 Micro LED 放回版子上。
講起來好像簡單,但實際上良率、量產的速度,都是技術關鍵,而這也是 eLux 能夠獲得約 2,700 萬美元大廠投資背後的關鍵之一。
(Ivan Lin, LEDinside)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