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近期將積極催生台版五年期「生物經濟產業發展方案」,爭取明年實施。相較過往生技方案,新方案旨在從需求端推動供給,創造符合台灣高齡化社會並可對華人社會做輸出的「大生技方案」。
政院預估,在生物經濟的加值效應帶動下,2020年時,生物經濟對台灣GDP貢獻將達14%,2021年整體生物經濟產值,更將上看4兆元。
行政院敲定9月7、8、9日將邀產官學界舉辦「生物經濟策略發展會議」(SRB),會議期間還將邀國內外生技委員召開年度「生技產業策略諮議委員會議」(BTC),兩大盛事併案舉行,目標是及早敲定台版生物經濟方案。
科技政委顏鴻森表示,2009年起政府為了發展生技產業,接連推出「生技起飛鑽石行動方案」及「生技產業行動方案」,後者將在今年底到期,明年起,將改由更大範疇的「生物經濟方案」接棒,標誌台灣生技產業邁入大生技時代。
生物經濟,一般是指運用生物資源及生物技術,發展出各種產品的一種經濟型態。生物經濟強調走出生技領域,擴大應用到農業、工業、健康等領域。近年,包括美國、歐盟、日本都積極擘畫生物經濟藍圖,期盼帶動經濟成長。
依照政院目標,即將出爐的生物經濟方案,有五大核心應用領域,包括生技製藥、醫材、醫療照護、食品與農業。五年期計畫最大目標是建立有國際競爭力的生物經濟生態系統,讓技術、人材、法規、基礎建設與投資可彼此串聯。
經濟部官員解釋,生物經濟與傳統生技最大不同,除了應用層面更廣外,也強調為需求者,如醫院、病人或健康人等消費者,設計出一連串彼此相關的產品與服務,打破以往「不管業者開發什麼,消費者都得照單全收」的概念。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