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研究暨顧問機構Gartner提出建言,當政府機構考慮技術投資重點時,必須將能夠實施新數位化政府服務模式的各類技術排在首位。Gartner提出2015年政府機構10大重要技術發展趨勢,以協助資訊長及IT主管評估關鍵的策略技術,並規劃其企業或機構的IT藍圖。

Gartner估計,2015年全球各國、各聯邦與地方政府在科技產品及服務方面的支出預估會自4,390億美元減少4,310億美元(降幅為1.8%),但在2019年將增至4,755億美元。Gartner研究總監Rick Howard認為,傳統組織文化、既有的IT系統與業務流程、吃緊的IT預算以及缺乏關鍵IT技術,都是影響政府資訊部門主事者評估與選擇新技術或採購方案的不利因素。

Howard表示:「藉由詳細說明業務領域數位化創新的輕重緩急、列舉消費服務業或其他數位化政府機構推動數位化進程的方式及成效,公部門資訊主管可以從政府官員與行政主管處獲得對於數位化創新的支持。這些策略技術趨勢擁有相當大的變革潛力,目前初具雛形,預期會在未來三至五年內達到轉折點。政府單位資訊部門主管可以充分利用這些發展趨勢,首先確定其對政府專案運作或服務交付模式的影響程度,之後建構支援所需的組織職能與人力。」

Gartner提出的2015年政府機構10大重要技術發展趨勢為:

1. 數位工作場所

無論是第一線人員或是高階主管,未來的政府職員都需要具備對數位化的認知與能力。數位工作場所呈現開放、扁平化與民主化氛圍,實現了開放型政府架構。資訊部門主事者與IT主管必須率先建構更加社群化、行動化、易取得且由資訊帶動的工作環境。

2. 多管道公民參與

擁有多個溝通管道(包含自治政府辦公室、實體郵件通訊、聯繫中心、電子政府網站與行動應用)的政府管轄區會致力於塑造統一的公眾形象。數位政府背景下的多管道策略代表著不僅僅向利害關係人提供無縫體驗,還必須提供關聯、一致、便捷、協作、定制化、清晰及透明的互動。

決策者與資訊部門主管必須儘快重建服務模式,將傳統行銷工具(如:小組座談會、用戶體驗實驗室、調查與利害關係人分析)與新興方法(如:公民共建計畫、敏捷開發與設計思維)結合起來以達成上述成果。

3. 開放全部資料

面向公眾的開放資料集與由全球各級政府發布的網路API數量與類型持續增加。Gartner認為,政府開放資料已是既定政策,但仍需十年或更長的時間才能實現應用最大化。

先行採取的機構開放資料集的快速成長,加上預算持平或縮減,使得政府開放資料計畫面臨極大挑戰。開放資料不是免費的。對於大部分政府單位而言,開放資料計畫是沒有資金支援或資金不足的成本中心。

政府開放資料的「價值」必須藉由切實可行的方式才能具體展現,例如資料的使用效益在促進運營效率或效力上能被量化,更不用說是在支持經濟發展、國家生產力或商業投資等方面。Gartner預期,到2018年,30%以上的數位化政府專案將開放全部資料。

4. 公民電子身份證

公民電子身份證(e-ID)指的是政府管理的整套流程與技術,便於公民在受信任的網域透過任何設備或線上管道(如:網頁、行動裝置或應用),以及在某些情況下,使用個人電腦或資訊亭的智慧卡讀取機以取得公共服務。對於許多政府規劃者而言,讓公民全面且無縫取得各類政府服務是一個長期且難掌控的目標。

為成功實現公民電子身份證計畫,政府與供應商間必須具有互相信賴的關係,重點在於業務價值、互通與用戶體驗。無論政府機構是否會作為公民電子身份證計畫的首要中間人,抑或是委訊給營利的身份認證與存取管理即服務(IDaaS)的提供商,資訊部門主事者都必須確保個人隱私與資料保密需求能獲得滿足。

5. 優勢分析

分析正快速自單獨特殊的業務功能轉變為系統營運與使用者體驗不固定的一部分。當政府資訊部門主事者與單位計畫主管(agency program leaders)設計因情境脈絡與即時互動所應運而生的新型行動服務時,具備優勢分析(edge analytics)的能力尤為重要。

優勢分析具有三個獨特的特性。其一,優勢分析是先進的,它應用預測、規範演算法與認知運算對即將或應當發生的事件進行即時評估;其二,優勢分析無處不在。它嵌入業務流程與應用之中,提供即時回應和靈活組織表現;其三,優勢分析不易察覺。它在後台持續運行,追蹤用戶活動,處理感測器與環境資料,動態調整工作流程以增強用戶體驗,或在不斷發生的事件中進行活動管理。

6. 可擴展的互通性

政府機構開始日益依賴與外部合作夥伴交流資料以優化服務提供網絡與業務功能,例如跨界協作與服務協調、監測與成果報告。

在架構與標準方面,可擴展的互通性為政府資訊部門主事者、企業架構師以及業務流程分析師提供了「適當」(just enough)的增值方法,以實現「最快」(soon enough)的價值。藉由縮小互通性計畫的範圍,目標明確的共同利益集團(即:從更完善的資料交換中獲取有形收益的利害關係人)可以共同利用「應用中立」與「來源中立」的可擴展識別符、格式與協定實現共同目標。

7. 數位化政府平台

在數位化業務中,公民不再需要通過垂直的第一代電子政府網站搜索不同的機構與計畫才能找到所需要的服務。數位化政府平台融入了服務導向架構(SOA)的設計模式,在多個網域、系統與流程內提供並使用企業服務。

供應商的產品與服務仍處於初期階段,主要致力於支援智慧型城市,如:IBM Smarter Cities、微軟CityNext、思科Smart+Connected Communities、SAP Urban Matters、Oracle的Solutions for Smart Cities以及Capgemini的Global Cities。儘管這些平台的重點在於營運技術與物聯網(IoT),但也解決了數位化政府經常遇到的有關資料交換與事件觸發的許多問題。

8. 物聯網

物聯網是一種整合嵌入式技術的實體(固定或行動)網絡,可用於通訊、監測、感測或多種環境下的互動。對於政府而言,物聯網能夠促進服務戰略的數位化轉型。政府機構可以在多個領域期待由物聯網引發的變革,包括環境或公共基礎設施監測、緊急回應、供應鏈檢查、資產與車輛管理以及交通安全等。

政府資訊部門主事者必須策略地應用物聯網,評估如何將基數日益擴大的智慧物件和設備與傳統網路和IT系統結合,以支援營運績效或公共服務提供方面的突破創新。

9. 網路規模IT

網路規模IT是一種系統導向的全球級運算架構模式,在企業IT組織內具備大規模雲端服務提供者的功能。網路規模IT可利用敏捷、精益且連續的供應原則,快速且廣泛地發展和提供基於網路的IT服務。

政府轉向網路規模IT是一個長期趨勢,對IT流程、文化與技術都意義深遠。為了支持成本更低、繞過傳統 「中間人」 基礎架構的開源驅動型硬體,採用網路規模IT原理的組織無需採購價格高昂、可擴展的運算、儲存與網路資源。因此,傳統IT供應商與供應模式對於政府IT不再那麼重要。

10. 混合雲與IT

混合IT提供政府資訊部門主事者新的營運模式,支援其IT單位將內部部署基礎架構或內部私有雲與外部雲端環境(社區、公共或混合)整合並加以綜合管理。混合IT是IT部門如何防護、提供、管理與監控這些環境的組織方式。

在政府內部,整合對許多議題而言相當重要,因此混合IT模式必須具備支援多種公有雲部署的獨特能力。政府資訊部門主事者必須將IT部門從IT服務的全方位供應者重新定位為主要通過雲端提供服務的內部機構首選中間人和管理者。

Source:Gartner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hacho San 的頭像
    Shacho San

    真乄科技業的頂尖投資團隊

    Shacho S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