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工商部於5月22日發布聲明,表示將對中國、美國、台灣、馬來西亞等國進口之太陽能產品課徵反傾銷稅,其中建議對美國薄膜製造商First Solar徵收每瓦US$0.11反傾銷稅,其餘廠商課徵幅度則在每瓦US$0.48-US$0.81間。

EnergyTrend分析師林嫣容表示,印度為亞洲第三大太陽能市場,僅次於中國及日本,2014年目標安裝量約在1.7GW。就產能來分析,目前印度電池片產能約為1GW,然而模組產能則接近2GW,因此印度相當仰賴進口電池片,若印度對中、美、台灣、馬來西亞都祭出反傾銷稅,國內的產能將難以支應每年接近2GW的需求,亦難以有其他國家有足夠的產品可支撐印度的市場,屆時必將推升國內電站的安裝成本,阻礙近年印度顯著成長的太陽能市場。

林嫣容進一步表示,2013年台灣輸往印度的電池片總量約為75MW,占整體出口比例1.2%,2014年第一季小幅提升至2.1%,但由於印度為產品價格較低的出口目的國,出口總值僅佔1.8%。至於在中國廠商部份,晶澳、晶科、尚德等大廠都有直接對印度出口電池片,但由於出貨比重不高,就算這次印度反傾銷案成立,相信對中國及台灣兩岸太陽能製造商皆不會產生太大衝擊。

而同本月份早前澳洲開始反傾銷調查時EnergyTrend所說,各國太陽能貿易戰越演越烈,台灣難以獨善其身。此次印度反傾銷調查波及到台灣,未來亦難保會有其他更具衝擊力的市場又提出雙反調查。台灣受限於土地及氣候等因素,國內太陽能需求有限,故廠商對出口國家的比重調配、甚至是出海口建置,都是製造商需不斷反思的課題。

Source:Energy Trend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acho S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