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網路書店暢銷書《大數據(Big Data)》 一書作者維多.麥爾荀伯格(Viktor Mayer-Schonberger),1966年生於奧地利,現為英國牛津大學網路研究所教授,並擔任過微軟、世界經濟論壇等大公司和組織的顧問。然而,他並不只是關在學術殿堂做研究,而是一個典型的網路年輕創業家。
早在 1984 年,麥爾荀伯格剛滿 18 歲時,就和友人一起發現了全球第一個電腦病毒並發表研究報告,很快獲得全球電腦專業研究社群的熱烈迴響。1986 年,還在念薩爾茲堡大學的他,才剛滿 20 歲,就決定創立軟體公司伊卡魯斯(德文原名 Ikarus),開發出一套防毒軟體 Virus Utilities,馬上成了奧地利當地最暢銷的軟體。
1997 年,麥爾荀伯格將公司交給專業經理人,開始專心做學術研究。也因此,他對於網路產業的觀察,都相當切中現實。
《大數據》中文版由《天下文化》出版後,在台灣獲得廣大迴響,他也將在 6 月應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邀請來台,和國內讀者交流。來台前夕他接受《遠見》越洋專訪,直率指出,雖然台灣科技製造水準相當高,但若要靠大數據風潮成功,首先得把做硬體的慣性思維丟掉!像是做手機的公司,以後可能要靠手機產生的資料來賺錢,而不是手機硬體,這個變革可能會讓團隊大換血,是一場革命!以下是訪問精華:
大數據浪潮 全面顛覆產業生態
《遠見》問(以下簡稱問):您在寫這本書前曾做過網路經濟(Network Economy)研究,你當時預言,未來全球經濟將由網路驅動,每個人要有競爭力,都得從網路出發找新機。現在,您認為大數據會是這個網路經濟時代下的重要武器嗎?
麥爾荀伯格答(以下簡稱答):回顧 90 年代,網路主要用在 email,2000 年後用在電子商務,到了 2005 年,社交功能出現了,例如 Facebook 與 Twitter 。我認為下一波網路創新的力量,絕對是大數據。它會徹底改變世界,包括網路產業,以及非高科技的傳統產業等,整個基礎都會被改變。
我認為直到現在,網路做的事情仍只是加值的配角,只是讓經濟與貿易活動加分而已。例如東西放在網上賣,變成電子商務,和傳統零售還是差不多的。可是,大數據會更徹底改變零售以及許多事情,我認為在五年、十年內,這世上不可能有一家公司可以逃得掉大數據帶來的革命與改變。像是客製化的商品,就是大數據可以顛覆很多行業的改革方向。
追蹤患者病史 客製化新藥
問:還記得網路泡沫時期,就有人提過網路小眾社群會帶來客製化的商品,是一樣的道理嗎?可否舉例?
答:客製化的確不是新名詞,只是以前沒辦法真正實現,因為資料不夠充足,統計取樣會帶來很多的誤差。現在,當全球累積的資料夠多,客製化商品就能透過大數據實現,而且還能顛覆原來的產業。
我舉醫療領域來說明。醫生問診用藥的專業,原來跟網路幾乎沒有相關,現在卻幾乎快被大數據改變了,為什麼?以前,我們感冒吃藥,吃的和別人沒什麼不同。但你是女士,我是男士,體重身高都不一樣,而且身體健康狀況也不同,為什麼我們該吃一樣的藥?應該要依照個人的獨特體質,去開發出屬於他的藥才對。
但以前藥廠只能依照一個統計學上的平均數據,打造每個人要吃的藥。現在有了大數據,一切都不同了。未來,我們有可能靠著追蹤你一生的病史,把數據蒐集起來,當做客製化的基礎。有了這樣的分析,你就有可能吃到為你量身打造的藥,不會用藥過度或過少等。
再舉一個例子,最近我常收到威而剛的推銷信,我想是因為我年過 40,有藥廠依照市場調查,得知 40 歲以上男性,是威而剛的主力購買群。可惜,那真的不是我要的,因為他們並不是靠蒐集關於我的完整資訊來推斷,只是靠不完整的統計樣本來預測,很容易鬧笑話。
現在,亞馬遜網站的藥物零售分析,正研發一個決策系統,未來只會針對這個客戶的線上資料,來推薦針對這個客戶的唯一一種藥,而不是幾十種藥,就是靠大數據,才能作到這個創舉。
抓出資料意義,商機跟著來
問:美國矽谷科技公司高層曾稱讚,台灣有很好的高科技基礎及人才,你觀察,為何至今台灣還是沒有創立像 Google 或 Facebook 這樣的公司?
答:的確,現在領導大數據分析潮流的,大多是美國的公司,亞洲或歐洲的不太多。我認為,會不會用大數據,和做硬體、工程製造能力無關。但美國企業長年以來就很會蒐集客戶資料,有很好的客戶資料庫管理基礎。我覺得,亞洲包括台灣的公司,缺乏的是大數據思惟,也就是真正知道如何思考資料背後的意義,真正重視事實證據,並知道如何從這裡找到商機,找到金礦。
許多公司到現在還以為,蒐集資料,只是幫他們改善產品,改善行銷宣傳,不不不!他們得把腦袋整個轉過來,資料本身就是產品了,不是輔助工具而已。如果台灣人真的希望從大數據領域裡找到新的創業機會,新的商機,首先要學會確立這個思惟:資料,就是產品。其實,想用大數據增加競爭力,並不需要到處請IT專家。很多資料,也早在企業內部存在,只是你們不知道怎麼找而已。
以前賣手機,現在賣天氣預測
問:如果現在台灣科技業積極擁抱大數據,該用什麼方向迎接這個潮流?
答:有一家荷蘭手機公司,發現手機因為全球低價競爭,愈來愈難賺錢,可是這家公司在荷蘭建置了很多傳送手機訊號的基地台。他們發現,基地台的訊號傳輸會因基地台周遭環境的氣候而改變,像是下雨、豔陽高照等變化,成千上萬個基地台全都變成氣象台了。
現在,這家公司開始靠賣氣象預測資訊賺錢,而且沒有多投資一塊錢,因為這些基地台是他們本來就有的。這完全改變他們的獲利模式,以前是賣手機硬體,現在賣氣象資訊,和以前所在的產業,一點關係也沒有。我知道亞洲與台灣也有很多手機公司,你們不能再想手機怎麼做,要去找找工作中有沒有其他有用的數據,可以拿來賣錢。當然,這中間會牽涉到的是主管要不要換團隊,整個獲利模式都大改,是一場革命!
政府懂善用 可改革教育品質
問:大數據除了對企業管理很有用,對政府治理,又有什麼幫助?
答:我在書中提到不少例子,例如阿根廷兩位資訊專家,蒐集網上所有物品的價格做大數據分析,來做物價指數觀測,代替傳統政府用人工去街頭巷尾詢問物價,不僅比政府做得更精確,也更節省成本。
我認為,大數據下一步要改革的是各國的教育。現在各國政府都發現教育品質在下降,到底是課程設計過時,還是學生不夠努力?善用大數據,很容易追蹤成果。我認為現在最要緊的是提供平板給學生,自動蒐集上課軌跡,或者使用雲端平台來紀錄,慢慢可累積出供做課程與教育政策創新的大數據分析系統。
只靠數學天才不夠,還要新眼光
問:若要投入大數據這一行,是不是數學資優生才辦得到?這類人才要學什麼?
答:大數據帶來的新工作機會,首先就是所謂的資料科學家,或稱量化分析師 (Quantitative Analyst),這類工作的專業包含統計學、電腦科學與數學,也需要學習市面上的一些資料分析軟體。但我並不認為進大數據這一行,全得靠數學天才。因為還要有想像力。最重要的是幫大家找到沒人找到的線索或商機,最需要的是能夠從別人看不到的神奇角度來看數據。
事實是,你就算擁有全世界的數據與資料,也不見得能發明 iPod,想像力與發現新事物的能力更加重要!因此,也許你不懂資料分析程式怎麼寫,但是你很會用資料庫軟體,知道如何從各類報告中找商機,那可能需要產業管理實務經驗,就可以為你帶來很棒的工作機會。
此外,大數據分析團隊也要用淺顯易懂的圖表來呈現給管理者。如果有人很會做大數據分析圖表,像是能結合電腦軟體的圖表設計師,也有很多工作機會等著你。整體來說,大數據資料分析領域,會帶來很多新工作機會,在矽谷,這類分析師年薪 10 萬至 15 萬美元(約新台幣 300 至 450 萬元)。很多美國公司都在找人,非常搶手!
問:你 20 歲時,就在奧地利創立防毒軟體公司,可否用創業家身分給給年輕人建議,如何在大數據創業?
答:談到創業,不論是做現在最先進的大數據分析,還是我當年的防毒軟體,永遠只有一件事非常關鍵,就是要很有決心,一定要找到問題解決辦法,才會有成功的可能,是不是天才,倒是其次。我認為,年輕人最重要的是相信自己,勇於實現夢想,不害怕風險。
作者 Mayer-Schonberger
資料來源:http://www.inside.com.tw/2014/05/23/mayer-schonberger-interview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