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大學教授Stephen Hicks開發出一種利用簡單的視覺影像與標誌說明協助盲人導航的智慧眼鏡。
(來源:Dr. Stephen Hicks/University of Oxford)
科技的日新月益,有助於世界上的許多人改善生活品質。事實上,由於現在的人們壽命都比以往更長了,使得身心障礙的人數量也隨之提高。目前,全球大約有15%的身心障礙者,已較40年前約10%的數字提高許多,從而導致各種可用於協助人們完成洗碗等日常家務的各種技術持續發展與增加。
此外,例如經由腦波驅動的輪椅,以及可幫忙做飯的機器人等技術也正持續開發中。
事實上,Willow Garage的 PR22 機器人已經可經由編程而在廚房中執行各種任務了,甚至還會做三明治。下一個重大的技術發展是目前仍在開發中可用於幫助身心障礙者的技術--可協助盲人重見光明的眼鏡。
由牛津大學(University of Oxford)教授Stephen Hicks開發的這種智慧眼鏡,能夠利用簡單的視覺影像以及附近的標誌說明,幫助盲人識別物體以及判斷物體的距離遠近。
事實上,目前有許多盲人仍然能夠感知到一些光線與動作。過去的研究已經開發出一些產品能夠幫助具有殘餘視力的盲人了,包括一種必須植入盲人眼中睛以產生強大視覺訊號的晶片。由於這種晶片必須放在眼睛裡面,因而存在一定的風險,而且手術也相當昂貴。然而,Stephen Hicks開發的這種眼鏡則完全相反。這種眼鏡十分易於使用、安全,而且更具成本效益。
這種眼鏡的運作原理是利用兩個安裝在眼鏡鏡架內的攝影機、一個紅外線投影儀用於測量距離、一個陀螺儀、羅盤以及GPS系統。攝影機和距離感測器共同運作,將影像顯示在透明的OLED顯示器(即眼鏡的鏡片)。根據用戶的喜好,可讓物體和人以不同的色調或亮度顯示在鏡片上。
再者,陀螺儀目前僅能用於確定眼鏡的方向。不過,可確定的是這在未來仍能進一步改善。該研究團隊計劃使用新的軟體以及所提供的資源來開發更有效的演算法。例如,他們可能利用頭戴式耳機,將語音整合於導航於系統中;或是開發一款可確認並顯示重要數字與標誌(如地址)的系統;或甚至是一種文字轉語音的演算法等形式。
編譯:Susan Hong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