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池崛起因素
根據全球市場研究機構TrendForce旗下綠能事業部EnergyTrend調查,中國電池芯廠包括新能源、光宇等已逐漸抬頭,產能擴增率較日韓系電池廠來的積極。然而中國電池廠切入主流供應鏈所蘊含的隱憂,揭示鋰電池微利時代即將來臨,鋰電池產業的毛利將有可能再往下探。
供應鏈擴散 中國電池抬頭
鋰電池從2000年開始已風行於手機產品,2004年開始韓國也急起直追生產筆記型電腦電池,並且在2008年隨著日系電池出現安全問題,而加入中國電池供應鏈,使得整體鋰電池供應鏈也從早期的日系主導,演變為日、韓與陸系三分天下的局面。
以鋰電池發展門檻而言,手機、相機等消費性產品因為產品體積小且耗電少,只需單顆電池芯為其電力來源,且電池模組組裝製程簡單,大抵而言性價比是此類應用的關鍵,供應鏈以日韓中三個來源為主。反觀在筆記型電腦產品上,因為系統耗電較高,大多使用多串並電池芯來達到系統所需的電壓與電流值,安全門檻也因此而提高,目前此類市場仍以日韓系電池廠為主導。
中國龐大的勞動力與快速增長的內需市場迅速培育出中國國產鋰電池產業,從上游電池材料(Material)、中游電池芯(Cell)到下游電池組裝(Pack),涵蓋範圍包括了消費性產品與動力產品。
目前許多重要消費性裝置都是選擇中國為組裝基地,連帶使得許多電池芯與電池組裝也落腳中國,包括日系與韓系電池廠也都不約而同的在中國建立電池生產基地,帶動中國電池產業的良率提升。在目前高分子電池擴產速度減緩當下,中國電池芯廠仍積極進行產能擴充規劃,近期最火熱的蘋果手機供應鏈裡面,也增加了新的中國電池芯廠,因此無論是從內需市場或者自有品牌的催化(圖一),都讓中國電池芯廠後市發展潛力不容小覷。
中下游垂直整合 低毛利時代來臨
為了因應逐步下滑的電池芯價格,電池芯廠逐漸轉變經營策略,切入電池組裝加工,包括索尼、三星、樂金、新能源、比亞迪等等,特別在方形電池與高分子電池,更是全面占據單電池芯組裝的供給角色。
根據Energytrend的調查,目前圓柱型電池芯廠,廠內組裝加工自主率已達到50%以上,部分日系廠更超過70%的比重。方形電池因為大多應用在手機商品,幾乎100%由電池芯廠組裝;高分子電池因為客製化情形較高,因此單顆電池芯的應用,幾乎都是電池芯廠完全自主組裝,只有多串並的應用才會交由組裝廠組裝加工;圓柱型電池因為大多以多串並型式組裝,因此大多還是由專業組裝廠進行組裝加工。
無論是單電池芯或者多串並應用,電池芯廠因為掌握關鍵零件,有時為了跨入組裝供應鏈,會藉由降低電池芯價格的方式來尋求組裝訂單,在供給大於需求的長久發展來看,電池芯價格也逐季下滑,在電池芯生產製造與電池組裝的加工毛利發展上,長期來說都是惡性循環的發展,也迫使電池芯廠與電池組裝廠的關係從過去的上下游關係逐漸演變成為暨合作又競爭的局面。
目前第三季的圓柱型價格表現,高容量表現呈現下跌走勢,客觀來說反映出高容量使用的比重提升,價格也呈現合理的量大價跌的常態走勢。而在高分子部分,高容量的比重持續拉高,許多第三季即將上市的新款平板產品,都捨棄多串並的型式來增加產品外型特色,改由單一容量較大的電池芯做配置,最主要仍是成本考量,高容量電池芯也因此在價格競爭上更顯白熱化,季跌幅達到3.3%的比重,與上季相比下跌幅度加劇。低容量表現下跌幅度減緩,也顯示終端應用使用比例降低,使得電池芯價格走勢也僅略微下滑表現。
Source: EnergyTrend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