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段時間以來,「中國製造」這個標籤引起了廣大爭論。我的同事Bolaji Ojo在他的部落格發表的一篇文章《中國製造的真相》(The Real Truth About 'Made in China)),揭開了親華和反華派的爭論序幕。全球在經歷許多重大事件後,都將矛頭指向了中國,從全球金融危機到美國製造業工作機會流失都包括在內。然而,目前爭論最熱烈的部份,集中在消費性電子領域。
從每天閱讀的科技新聞中,我發現一個趨勢,即消費者對於其所購買產品內部究竟使用了哪些零件的關注程度,可能已經超乎我們的想像。根據最近一份Underwriters Laboratories (UL)的消費者研究)顯示:消費者已經意識到這個日益複雜的全球供應鏈,而且對於產品及產品配件的可追溯性也愈來愈感興趣。這或許是為何有69%的製造商都同意消費者意識正在覺醒,且大多對產品有著更深刻的瞭解。

這對整個供應鏈來說是個好消息。儘管亞洲是主要的半導體和其他元件消費地,不過,這些半導體和零組件大多是在其他地區設計和製造。IHS iSuppli的調查資料也支持此一觀點(請參考: Is Design Dominance Good Enough?)。UL的研究還不至於建議消費者將終端產品內部採用何種零件作為選購產品的依據,然而,這份報告也提出一些有趣的可能性。若更多晶片製造商都開始仿效「Intel Inside」這類型的品牌宣傳手法呢?或是富士康及其員工之間一度緊張的關係真的引發了抵制行動?又或者為電子產品貼上了類似食品的標籤呢?若這些假設成真,將帶來什麼樣的改變?

類似的事件,過去都曾經發生過。當美國汽車業陷入谷底時,美國消費者對日系車避之唯恐不及;過去幾十年來,電子通路產業都維持著一個不同時販售美國與日本晶片的潛規則。而今天,有關油漆內含鉛的報告,讓中國製造的兒童玩具蒙塵。Exxon公司則在阿拉斯加漏油事件後失去其市佔率。這類型的例子太多了。

我不會建議廣大的消費群眾陷入仇外情結。不過,電子產品有其獨特之處,即所謂的可追溯性問題。電子產品經銷商和OEM業者們已經開始針對消費者為何不想購買某項產品而去追蹤該品中元件的來源。這也意味著在電子供應鏈之中,可追溯性將能轉化為極大的競爭優勢。

但一篇紐約時報的文章也認為,這將非常困難:

該報告並未確實展現美國如何看待UL所聲稱的「可追溯性」已成為影響消費者購買決策的因素之一。這個名詞所蘊含的意義可能更加複雜。該報告也指出,平均每一家製造商都透過35家來自全球各地的合約供應商所提供的零件,來製造一款單一產品。若是智慧手機或筆電,則這個數字會更高。或許,未來有可能會出現一種專門分類用的供應鏈標籤,就像是微型彩色編碼地圖,向人們展示一項商品中的零組件來自何方?

這個世界仍不斷上演著各類對電子供應鏈產生深遠影響的事件,從天災到政治事件都包含在內。日本地震╱海嘯引發了全球零件短缺危機、全球各地陸續興起的人權運動,以及美國金融改革法案(Dodd-Frank Act),這一切都在提高消費者對供應鏈的認識程度。

或許,我們會看到印著「中國組裝」標籤的產品。

編譯: Joy Teng

(參考原文: Offsetting the 'Made in China' Label,by Barbara Jorgensen, EBN Community Editor)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hacho San 的頭像
    Shacho San

    真乄科技業的頂尖投資團隊

    Shacho S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