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月25日的2016(第四屆)先進體外診斷技術峰會上,來自同濟大學附屬第十人民醫院檢驗科的孫奮勇教授為大家帶來了精彩的演講。

孫教授表示,目前,在國內外市場上,上午能夠準確預測抗癌藥物敏感性的體外診斷模型,因此,開發真實模擬體內微環境的3D體外模型將非常有助於科觀邸預科抗癌藥物對特定腫瘤的治療效果。

演講中孫教授介紹了由其自主研發的3D微流控細胞陳列(3DμFCA)芯片,改芯片能夠真實重構腫瘤細胞中的3D微環境和微血管內皮細胞。腫瘤的微環境包括腫瘤細胞以及圍繞其的基質細胞和小動脈,小靜脈。因此,在此芯片系統中,孫教授採用了三層聚二甲矽氧烷(PDMS)來模擬體內微血管和非內皮細胞在細胞外基質的空間關係,最上面一層是由8個白色的直線微通道(寬度為790μm)組成,中間層是由64組微孔組成的多孔層(孔徑大小40μm)而最下面一層則由64個微小室組成(直徑為70μm),其中,中間層的微孔正對著最下層的微小室。這些多層膜結構有效的保證最上層微通道運送的藥物在數秒內迅速從上擴散至下層的微小室內。通過計算機輔助系統實時動態第檢測微小室內腫瘤細胞在藥物作用後的凋亡反應(caspase-3活性檢測),我們能夠更好更快的分析中Lui細胞的敏感藥物。

這個3D微流控細胞微陳列芯片系統不僅能夠更好的預測特定腫瘤患者對抗腫瘤藥物的敏感性,而且還能為患者找到更好的治療方案。因此,在未來,3D微流控細胞微陣列芯片的發展將成為只要企業高通量篩選藥物敏感性的新工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acho S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