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紡織品業者所使用的各種材料類型比重
(來源:IDTechEx)
截至目前為止,對於電子紡織的大部份關注重點都圍繞在「運動與健身」領域的產品,特別是「智慧襯衫」或其他的穿著形式。但根據IDTechEx在《2016-2026電子紡織品》(E-Textiles 2016-2026)的分析,在軍事、醫療與健康或工作制服等應用市場也開始明顯出現較多的活動。
IDTechEx技術分析師兼該報告的作者James Hayward表示,今年將是電子紡織的性能、耐洗程度以及伸縮性實現標準化的一年。
「今年將會出現一波推動標準化進展的強大動力,」James Hayward評論道,儘管多家感測器模組製造商均已展示原型,宣傳基於其硬體的穿戴式健身追蹤解決方案,但至今卻尚未真的出現相關的插件或連接器解決方案,主要的挑戰仍然是電子紡織的多樣化及其耐用性,業界需要兼具性能與可靠性的實際標準,才有利於整個服裝產業開始致力於整合新的產品組合。
據Hayward表示,設計新的插件及其封裝感測器模組並不存在什麼問題,如今新的電子供應商正等待其電子紡織合作夥伴找到他們想要的標準,共同促進整個服裝產業的廣泛接受。
儘管一些大型廠商已經成功地生產幾十萬套整合電子紡織與電路的運動服裝,但這樣的量要滿足服裝產業在採用新紡織技術時的需求還有一大段距離。
在健身與運動服裝領域,穿戴式裝置仍然被認為是一種利基市場,為了要能獲得更廣泛的接受,他們不只必須被視為十分有幫助而且時尚,還得無縫整合於紡織品與服裝中。不過,這也讓耐洗程度與耐用性成為一大問題。
除了採用和製造電子紡織品,服裝產業的討論著重於電子紡織品的洗滌標籤,以及應該採用哪一種標準以避免混淆消費者。例如,以90℃的溫度下可洗50次夠不夠?或者,他們應該改以宣傳在30℃時可洗滌更多次呢?
不過,Hayward強調,諸如Adidas、UnderArmour與Nike等在此供應鏈中的其他等許多較大服裝品牌,對於電子紡織的接受度具有較大的影響。而像DuPont、Nagase/EMS、Hitachi Chemical等材料公司,如今均為服裝提供了專用的電子材料。
還有像Flex與Jabil電子製造服務業者則斥重資投入這一領域,Jabil甚至在去年收購了一家市場上主要的整合業者Clothing+。
電子紡織也吸引了一波來自亞洲國家的興趣,包括印度、斯里蘭卡、台灣和中國的多家紡織巨擘如今正挾其更大的野心與雄厚財力進軍這一市場。這一價值鏈正逐步形成,各種不同產品的大量生產很快地也將實現。
儘管著重於「智慧襯衫」生物辨識的產品的方向是不可否認的,但其應用也廣泛地包括追蹤特殊生理條件(除了心臟與呼吸速率以外)、引進加熱器、觸覺或其他用於康復與舒緩的致動器、資料與電力線的最佳化、整合服裝的照明或其他視覺特性以及家用紡織品等。
IDTechEx的研究報告調查了超家80家供應商與製造商。該報告由下而上地詳細描述整個電子紡織生態系統, 包括材料選擇與供應商。此外,該報告還列出市場主要的廠商以及所有主要的技術選擇,包括:動作、觸控、壓力與電子感測器、加熱/冷卻、照明、通訊與連擁器。
2016-2026年電子紡織主要應用市場的CAGR預估
(來源:IDTechEx)
該報告還提到幾項目前仍在研究中的新技術案例,這些技術預計將在未來幾年趨於成熟,包括電子纖維(e-fibres;即RFID、感測等);諸如石墨烯、碳奈米管等新材料;能量採集技術,包括太陽光電、壓電與摩擦電選項;電池與超級電容的能量儲存,甚至是邏輯與記憶體等。
編譯:Susan Hong
(參考原文:How many washes will it take to commoditize e-textiles?,by Julien Happich)
資料來源:電子工程專輯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