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  

電腦運算能力愈來愈強,但還是得向人腦學習。美國IBM公司研究部門模仿人腦血管網路取得突破性發展,利用「電子血」為電腦晶片組散熱並提高效能,可望最快10年研發出體積縮小1萬倍的超級電腦。國內學者昨指出,此研發有助加快新藥研發,也讓臉書等網路服務速度變快。

420_5f244675336860ef81da2d75bd676eee  

IBM研究部門取經人腦血管網路,研發出小型超級電腦的原型。翻攝網路


電解液冷卻供電

實驗室主任凱撒沃斯指出,人腦耗能約20瓦特,相當點亮一顆小燈泡的能量,有相同運算力的電腦則須數百萬瓦特,發電量約一座小型水力發電廠,IBM先進熱封裝研究人員麥寇說:「取材人腦運作,用電解液當成晶片的冷卻劑,並提供電能。」
人腦高效能關鍵在於血液同時提供能量和散熱。目前電腦晶片為平面電路板,擴大接觸空氣面積來散熱,IBM科學家向人腦取經,研發3D立體結構堆疊的多層晶片,由扮演「電子血」的電解液流穿晶片組之間,提供電能且散熱,因而可大量節省空間達1萬倍,原本半個足球場大的超級電腦,可縮成桌上型電腦大小,足可放進背包。
超級電腦能執行龐大資料量與高速運算,目前速度最快可每秒33.86千兆次浮點運算(petaflop)。

台散熱技術待解

IBM預料10至15年內研發出小型超級電腦,現階段最大技術障礙是提高電解液的供電量。台灣高速計算專家、清華大學資工系教授鍾葉青指,台灣已有這類三維封裝技術,但散熱難題仍待解決。他說:「IBM此研究能使超級電腦體積愈來愈小、運算能力愈來愈強大,代表原先只有一台超級電腦處理運算,將來同樣面積裡將可放下1萬台超級電腦。」

網路雲端更便利

鍾葉青說,只要是須大量運算的工作都獲益,以研發基因製藥為例,超級電腦處理基因比對或模擬的速度加快,更快取得人體實驗可行性並付諸實行,縮短研發新藥時程。而像臉書或Google等雲端服務也都是靠超級電腦來協助,一旦處理的資料量變大,就可服務更多使用者。他曾率領學生,奪全球高速計算領域最頂尖競賽之一的「學生叢集電腦計算競賽」冠軍。 

資料來源: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international/20131019/35375469/%E9%9B%BB%E5%AD%90%E8%A1%80%E6%95%A3%E7%86%B1%E8%B6%85%E7%B4%9A%E9%9B%BB%E8%85%A6%E7%B8%AE%E5%B0%8F%E8%90%AC%E5%80%8D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hacho San 的頭像
    Shacho San

    真乄科技業的頂尖投資團隊

    Shacho S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