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8-04  工商時報 郭秋慶

瑞典這個傳統上「高稅收、高工資與高福利」的國家是穩定發展
和充分就業的楷模,然而90年代受到全球化與科技變革的衝擊,
經濟明顯的衰退、企業出走、財政赤字嚴重以及失業率攀升,英
國政治學者稱北歐的福利國家敲響了喪鐘。

無可否認,社會民主黨作為瑞典最大以及最富傳統的政黨,它一
手打造「瑞典模式」(folkhemmet),長期以來令瑞典人感到驕
傲,但是它已經顯得內在活力不足。不過,當社會民主黨重新獲
得執政後,正視瑞典越來越處在國際經濟競爭的壓力下,實在需
要進一步加強在市場上的競爭能力,因此黨內領導人認同諾貝爾
經濟學獎得獎人傅利曼(Friedman)和新自由主義運動,開始致
力於政策的調整,推出經濟綱領不同於以前該黨管理經濟的方法

事實上,在國際經濟的挑戰下,英國保守黨的柴契爾政府最早認
同新自由主義,推動經濟與社會的變革。其次,法國在密特朗總
統主政時,也為了振興法國在國際上的競爭力,放棄左翼施政綱
領,以新自由主義開啟經濟與社會的改革。瑞典與這兩國最大的
不同是,它遭受經濟危機,更是需要迎向國際經濟的競爭,致力
「瑞典模式」的改善。

「瑞典模式」過去是一種替代指令式的共產主義和自由市場資本
主義的策略,它把對平等、社會團結、社會保障和充分就業的關
注與民主化、經濟效率結合在一起,而且把節制資本與社會所有
權和對資源的控制也結合在一起。如今瑞典改而施行「後瑞典模
式」,是一種所謂的「第三條道路」,代表「超越」新自由主義
和「老式社會民主主義」的嘗試,它提供一個思想和制定政策的
框架,瑞典近年來的執政聯盟,不管是中間偏左或偏右,都是對
它奉守不移,從而創造出亮眼的成績。

「後瑞典模式」的經濟戰略,確實令瑞典再度煥發出生機與活力
,明顯地表現在經濟的成功與社會的團結,更告訴世人,明智且
審慎的國家干預對經濟的表現是有利的。

今天瑞典經濟的體質穩健,不但表現出靈活性和對市場力量的反
應力增強,而且面臨國際經濟的衝擊,亦可提供有力的緩衝,其
成就頗令人刮目相看,譬如經濟競爭力、製造業生產效率、科技
創新指數與知識經濟領域及最佳資訊化社會評比,均排名世界前
茅,且政府財政良好,國際收支經常項目保持順差,甚至經濟成
長率相當長的時間都能維持3%左右。

至於「後瑞典模式」的社會政策,它不是拋棄一般福利國家收入
再分配的目標,而是對它進行重新定義,同時為了發展一種長期
的、持續性的福利制度,收入再分配的重點也在向「可能的再分
配」轉變,因此新世紀的福利政策朝向「鼓勵工作和儲蓄」、「
讓個人承擔更大的責任」以期減輕福利計畫的財政負擔。

若謂瑞典經濟與社會有新的模式,最主要在於政府面對經濟蕭條
,能夠先將公共財政加以改善,從而提高公民對未來福利制度的
信心。其次,在經濟的施政上,將新自由主義當作政策考量的基
礎,譬如削減稅收,為的是用來促進投資、企業發展與儲蓄,同
時降低公共支出在國民生產總值所佔的比例;私有化的推動展現
在更多公共的核心領域,像健康和教育等;放鬆管制增加了國外
採購,公司所有權更為國際化,股票市場更有由外國人持股;勞
動法規放鬆雖仍繼續保護勞工,但也為公司提供更大的靈活性;
工資談判的協商化則提高生產率。

其次,福利制度的關鍵性變革,是承認選擇的自由,尤其在初等
和中等教育以及老年看護和托嬰,其作為無非要將瑞典轉成更為
人性化和自由的福利社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hacho San 的頭像
    Shacho San

    真乄科技業的頂尖投資團隊

    Shacho S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