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與凱為、高通的合作將跨越數個世代的處理器;圖為微軟的Leendert Van Doorn (右)與Kushagra Vaid在OCP年會上展示高通的ARM伺服器主機板
(來源:EE Times)
在近日於美國矽谷舉行的開放運算計畫(Open Compute Project,OCP)年會上,聚集了資料中心領域的重量級大咖;其中微軟(Microsoft)透露正在測試來自凱為(Cavium)、高通(Qualcomm)以及至少另一家晶片供應商的ARM伺服器處理器,為ARM陣營挑戰主流英特爾(Intel) x86架構再添希望;Facebook則發表了一系列全新伺服器。
Facebook與微軟都宣佈了採用NVLink連結8顆Nvidia Pascal晶片的加速器系統;此外IBM展示了第一批採用Power 9處理器的主機板,內含賽靈思(Xilinx)的FPGA以及以色列業者Mellanox的乙太網路交換器,採用Power 9率先支持的最新PCIe 4連結介面。
整體看來,今年的OCP大會顯示目前資料中心硬體領域活力充沛,但呈現多元發展的趨勢;該計畫目前有195家成員,其線上商店有70款產品,有部份還未將硬體設計檔案開放,而即使是大咖成員如Facebook與微軟的最新主機板,也是採用截然不同的設計。
微軟開始評估ARM架構伺服器的舉措,可說是今年OCP大會上最讓眾人跌破眼鏡的訊息;該公司的測試是將來自Azure雲端服務的一套生產應用程式,以及.Net應用程式架構、還有某個僅供內部使用的Windows Server作業系統版本移植到ARM伺服器。微軟還協助高通與Cavium以其Project Olympus標準設計主機板。
在位於美國華盛頓州Redmond總部的實驗室進行初步評估之後,微軟將在位於亞洲的一個據點,以小規模的叢集測試超過200片新主機板;不過該公司未透露其早期評估結果,以及測試時間將為期多久。
微軟的高層十分熱衷於探索在資料中心廣泛使用ARM處理器的潛力;在兩年前加入微軟資料中心部門、曾任職於AMD參與ARM架構處理器開發的Leendert Van Doorn表示:「我們進行了以雲端服務與生產系統並行的評估,結果相當令人驚艷。」
Van Doorn表示,初步評估將涵蓋Bing搜尋引擎、微軟的Cosmos巨量資料分析、儲存以及機器學習:「這些索引是我們資料中心容量的一半,因此相當有潛力;」而在另一方面:「我們並沒有看到在我們內部應用程式之外以ARM伺服器執行Windows Server的任何機會,」因為一般企業用戶會執行很多種的既有x86架構應用程式。
Facebook與惠普(HP)都設計了一些早期的ARM伺服器系統,但都非常低調;那些新型處理器支援更多核心以及執行續,能媲美最新一代的英特爾Xeon晶片;Van Doorn指出:「今年我們看到的伺服器真的很強,而以我們的工作量來說正需要那種強大性能,太弱的伺服器不行──產業界其他廠商也有類似的體驗。」
Van Doorn表示,有很多因素減輕了移植軟體的繁重工作;微軟控制自家的程式碼基底(code base),使用越來越多的無關CPU (CPU-agnostic)韌體以及限制數量的周邊。
微軟與凱為、高通的合作將跨越數個處理器世代,而微軟對新一代記憶體架構以及處理器介面的興趣也很濃厚,例如預計2019年問世的CCIX與Gen-Z;Van Doorn甚至猜測ARM將會擴展其指令集架構,讓使用獨立16、32與64位元作業系統程式碼空間比英特爾架構更容易,因為後者有更多舊版本程式需要支援。
微軟在網路伺服器主機版測試凱為處理器
「當我們因為無秩序的執行而耗盡精力,人們就會重新檢視能讓資料流執行以及各種東西,並催促我們邁向下一個階段;」Van Doorn表示,相較於類似版本的x86架構:「第四版的ARM ISA相對簡單多了。」
其他微軟可能合作的處理器供應商,只有收購了Appled Mocro以及其ARM處理器部門X-Gene的Macom代表們有現身;但該部門準備要被出售。沒出現的是兩家中國廠商,一是華為(Huawei),另一家則是新創公司飛騰(Phytium)。
微軟的JBOD主機板採用高通的ARM伺服器處理器
在處理器議題上面面俱到的微軟還展示了採用英特爾下一代Skylake處理器與AMD Zen架構Naples處理器的Project Olympus主機板(下圖),是在OCP首度亮相。
不過微軟把採用英特爾Skylake處理器的主機板上之記憶體卡蓋住了(下圖),也沒有預先公布該晶片的功能;針對業界認為他們會採用英特爾3D Xpoint記憶體(Optane技術)的預期,該公司的一位發言人婉拒發表任何評論。
而微軟以及Facebook不約而同展示了加速器系統…
微軟(Microsoft)在OCP年會上展示了HGX-1 GPU加速器(下圖),採用了4個96通道的PCI Express (PCIe)交換器,以總數32顆GPU連結最多四個機箱;該公司資料中心硬體事業群總經理Kushagra Vaid表示:「沒有其他方案能提供這麼高的擴展性。」
Facebook的新一代Big Basin加速器(下圖),採用了充分發揮Nvidia NVLink高速互連介面的類似方案,將8顆Pascal 100 GPU放進一個機箱,以4個PCIe交換器連結遠端伺服器。
Facebook升級x86系統
在微軟朝多處理器架構邁進了一大步的同時,Facebook伺服器則是以英特爾架構設計、偏向漸進式的演變;舉例來說,採用新一代英特爾處理器的第二版Yosemite伺服器(下圖),支援一個單插槽CPU卡,能在不必關閉其他三個被封在單一節點(sled)之伺服器情況下進行替換。
還有雙插槽的Tioga Pass伺服器(下圖),為先前的Leopard伺服器添加更多PCIe連結,並將乙太網路連結升級到100 Gbits/s。
在儲存伺服器方面,Bryce Canyon內含72個硬碟,比先前的Open Vault多了20%,並以英特爾的Broadwell處理器做為控制器;Lightning快閃記憶體陣列採用新的金屬托架,能以更佳散熱效果支援更高密度的M.2快閃記憶體卡。
Facebook技術策略總監Vijay Rao表示,就像先前協助為新一代的儲存等級固態硬碟(SSD)開發軟體,現在該公司也正在開發永久讀取快取記憶體(persistent read cache)的程式碼;不過Facebook並未透露任何關於去年問世之英特爾3D Xpoint記憶體方面的研發進展。
此外還有少數關於48V伺服器的新訊息,這是Google在去年推動的規格;有幾個話題討論了相關趨勢,並至少有兩家板卡製造商展示了支援該規格的x86系統原型,但看來12V系統仍然是今年OCP大會上的主流。
Facebook還採用博通(Broadcom)的100Gbit/s Tomahawk II晶片升級了網路交換器。上圖的背板在6U機箱中搭載了12顆Tomahawk II晶片,能做為枝葉(leaf)或是主幹(spine)交換器;下圖的置頂式交換器Wedge 100S則只用了一顆Tomahawk II做為機頂(top-of-rack)交換器,並以升級的Xeon控制器來因應阻斷式服務攻擊。Facebook預期上述兩款系統將於本季量產。
凱為(Cavium)與新創公司Barefoot也展示了採用自家晶片的Wedge交換器;Facebook鼓勵了不少網通領域的新廠商,包括台灣的新創公司擎發通訊(Nephos) ,但是到目前為止Facebook還是只採用博通的晶片。
微軟在去年推出了Sonic抽象層軟體,旨在削弱底層晶片規格的重要性;微軟的Vaid表示:「最後交換器可以更像是伺服器,」這將為新的連網應用程式以及白牌交換器供應商帶來機會。
Power 9與PCIe 4齊亮相
IBM在今年OCP大會上展示了配備去年發表之Power 9處理器的第一款雙插槽主機板樣本(下圖);該款為雲端服務業者Rackspace打造的Barrel Eye 2支援最多4顆Nvidia NVLink GPU,以及OpenCAPI與PCIe 4。賽靈思(Xilinx)與Mallanox則分別發表了也支援PCIe 4的一款Virtex FPGA以及100G乙太網路轉接器。
Google展示了一款較簡單的設計(下圖),只採用了一個開機硬碟而非上面Rackspace主機板採用的25個NVMe固態硬碟;IBM與Google的設計也是少數在OCP上亮相的48V伺服器。
編譯:Judith Cheng
(參考原文: ARM Servers ‘Compelling’ for Microsoft,by Rick Merritt)
Source:EETimes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