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印度,你會想到什麼?如果問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軟體銀行(SoftBank)創辦人孫正義或鴻海董事長郭台銘這個問題,他們一定會告訴你:商機。
繼中國之後,印度是下一個備受關注的淘金地。根據「網路女王」瑪麗.米克(Mary Meeker)的2015年網路趨勢報告,印度擁有全球第三大網路用戶數,每年新增用戶數是全球之冠,其中行動網路占比更高達整體的65%。
去年10月,孫正義造訪印度,他不僅拜會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還喊出10年內要注資近百億美元,期待找到「第二個阿里巴巴」。這陣子下來,軟銀接連投資叫車服務Olacabs、電商Snapdeal和房地產平台Housing.com。緊追著孫正義的腳步,阿里巴巴則以5.75億美元投資One97 Communications旗下的線上支付和市集Paytm。此外,郭台銘5月接受《華盛頓郵報》採訪時也表示對「Made in India」(印度製造)很有興趣。
印度雖然極具潛力,但是貧富不均、宗教和語言分歧以及衛生條件不佳等發展劣勢也不容忽視。曾派駐南亞3年的《紐約時報》記者加迪納.哈里斯(Gardiner Harris)便引述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指出,德里的空氣污染程度已經超出北京的兩倍,自己8歲兒子的呼吸系統也因此受到損害。「我們是否罔顧孩子的利益,來追求自己的事業?」觀察印度時,哈里斯丟出的這個問句也值得細細思量。
相關連結:新創企業的下一片沃土:印度是如何吸引日本投資者的?
資料來源:數位時代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