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AM和NAND Flash微縮製程逼近極限,業界認為次世代記憶體「磁電阻式隨機存取記憶體」(MRAM)、「可變電阻式記憶體」(ReRAM)可能即將現身,要以更快的存取速度橫掃市場。

韓媒BusinessKorea 16日報導,南韓半導體業者指出,16奈米將是DRAM微縮製程的最後極限,10奈米以下製程需要縮小電晶體體積,但是薄膜厚度卻無法縮減,也可能不適合採用高介電常數(High-K)材料和電極。MRAM和ReRAM因此備受期待,認為可以取代DRAM和NAND Flash,業者正全力研發。

兩種新記憶體都是非揮發性記憶體,切斷電源後資料也不會消失,速度比現行記憶體快上數十倍到數百倍之多,由於內部構造較為簡單,理論上未來微縮製程也有較大發展空間。其中MRAM採用磁阻效應(Magnetoresistance)技術,研發業者有SK海力士(SK Hynix)、東芝(Toshiba)。ReRAM則靠著絕緣體的電阻變化,區別0和1,外界認為或許能取代NAND型快閃記憶體(NAND Flash)。

日經新聞2014年1月1日報導,東芝(Toshiba)將攜手南韓海力士(SK Hynix)預定2016年度量產大幅提高智慧型手機性能的次世代記憶體「磁電阻式隨機存取記憶體(Magnetoresistive Random Access Memory;MRAM)」,量產時間將比美國美光科技(Micron Technology)所計畫的 2018 年提前了約2年時間。

MRAM研發可分為三大陣營,除了上述的東芝/SK海力士之外,三星電子也正進行研發,而美光則和東京威力科創(Tokyo Electron)等20家以上日美半導體相關企業進行合作,希望於2016年度確立MRAM的量產技術、之後並計劃 2018年透過美光子公司爾必達(Elpida)的廣島工廠進行量產。

Market Realist去年4月28日報導,美光科技(Micron Technology)和Sony在國際固態電路研討會(International Solid-State Circuits Conference)上表示,正透過27奈米製程,開發16-Gbit的ReRAM;Sony預定2015年量產ReRAM晶片。

資料來源:Google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acho S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