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http://proj.moeaidb.gov.tw/lev/
在國際油價及環保意識高漲的今天,許多國家為了減輕對進口燃料的依賴度,紛紛祭出相關的政策,希望能有效降低能源的消耗,以達節能減碳的效果。其中電動車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對消費者而言,電動車在現階段無論是在速度、續航力或是市場價格都比不上一般柴油汽車,唯一具吸引力的應該是在油價高漲的今天,希望能藉著使用電動車,減少用燃料的支出,因此各國無不祭出各種補助政策,希望可以增加使用者購買的誘因。目前推動電動車產業及國內應用最積極的要算中國大陸、日本、美國及歐洲;其實連台灣也不例外,在剛過去的「台灣國際電動車」展中,經濟部官員也宣示了推動台灣電動車產業、提升其國際能見度的決心,但台灣廠商的商機在那裡呢?
美國總統歐巴馬於今年3月7日宣佈正式啟動「電動車 - 無所不在」(EV-Everywhere)的計畫,此為美國能源部「潔淨能源大挑戰」的第二部曲。政府預計投資50億美元,花費10年的時間來打造美國的電動車產業,希望美國的汽車製造業能成為電動車產業的先驅領導廠商,目標是在2022年前可以產出符合美國汽車使用者平均續航力需求、具備快速充電能力、及還本期少於5年的5人座經濟價格電動車。
美國一直是汽車製造大國,但在2009年時,美國3大汽車製造商通用、克來斯勒和福特都瀕臨破產。在經過破產重組後,3大車廠於2011年都像浴火重生般,開始大幅獲利;而通用汽車在2011年更是以903萬輛的銷售佳績,奪回被日本豐田汽車霸占了4年的全球銷量冠軍寶座。為了延續在汽車產業的領導地位,美國政府不惜斥巨資,希望結合企業、頂尖的工程師及科學家,打造出價格能為消費者接受的高性能電動車,樹立起在電動車產業的領導地位。此外,也希望可以減輕國家對進口燃料的依賴。
然而,如果以人口比例及發展電動車產業投入的資本資出來算,則美國明顯落於中國與德國之後。中國發展電動車產業及市場已經有超過10年的歷史,比美國及德國更早公開宣示採用電動車的積極行動。中國政府於最近幾年更是卯足全力推動電動車產業, 於去年啟動了150億美元的投資計畫,用以發展電動車產業及其基礎建設。原先政府的計劃是在13個主要城市中,每一個城市有1,000台電動車,但現在已擴展為25個城市。至於德國政府更是則是承諾增加發展基金,於2013年前投資28.3億美元,以將國內電動車的使用量提昇至2020年10,000台及2030年時的60,000台。
環保標準日益嚴苛 刺激電動車的發展
從使用者的角度來說,電動車在現階段無論是在速度、續航力或是市場價格都比不上一般柴油汽車,唯一具吸引力的應該是在油價高漲的今天,希望能藉著使用電動車,減少使用燃料的支出。然而,對於政府而言,推動電動車產業及應用除了可以減輕對進口燃料的依賴外,還有一個很大的使命就是提倡環保拯救地球。
世界各國對於環保的共識,最有名的莫過於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通過的《京都協議書》(Kyoto Protocol,全名為《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的京都議定書》),該條約於2005年2月16日開始強制生效,截至到2009年2月為止,一共有183個國家通過了該條約(超過全球排放量的61%)。《京都協議書》最主要的目標是「將大氣中的溫室氣體含量穩定在一個適當的水平,進而防止劇烈的氣候改變對人類造成傷害」。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簡稱IPCC)已經預計從1990年到2100年之間,全球氣溫將升高1.4℃至5.8℃。目前的評估顯示,京都議定書如果能被徹底完全的執行,到2050年之前,可以把氣溫的升幅減少0.02℃至0.28℃。(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汽車的二氧化碳(CO2)是造成大氣中溫室氣體(Green House Gas, GHG)的一個主因,研究報告顯示運輸部門的GHG占整體GHG比例高達14%,其中各式車輛的GHG總排放量占運輸部門GHG總量的90%,遠超過其他交通工具(如船隻、飛機・・・)的總和。全球主要國家針於出廠新車都有一套CO2排放標準,而且越來越嚴格。
圖一. 各國實際的和預計的新車CO2排放量
註:虛線為計畫中或競賽中之數據、實線為法定數據。
資料來源:http://www.4uauto.com/
從表一各國實際的和預計的新車CO2排放量得知,日本是最積極落實減低CO2排放量的國家。在美國部分,美國環保署 (EPA)及美國交通部 (DOT)於2011年9月提出了2017年至2025年輕型車輛之新能原經濟性及GHG排放標準,預期到2025年標準可介於136g/km (47 mpg)與103g/km (63mpg)之間。此外,美國加洲通過了ZEV法案,針對在加洲年銷量達6萬輛以上的汽車廠商,規定其中銷量中的一定比例為BEV及FCV等零排放車輛;日本汽車製造商豐田、日產、本田及美國通用汽車、福特和克萊斯勒等6家公司於2009年便成了ZEV法案的目標對象。截止2011年為止,美國已經有13個洲採用ZEV法案。
各種電動車之市場推估
根據國際能源機構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IEA)的BLUE Map Scenario報告指出,當全球總體目標為到2050年時CO2排放量比2005年時減少50%,則運輸部門必須配合減量23%。如以2050年時乘用車預估銷售量來推算,則2050年時需銷售BEV及PHEV各約5,000萬輛,即占乘用車銷售量一半以上。
另一方面,國際研究機構JD Power之市場報告則預估全球HEV/PHEV之市場於2020年時可達388萬輛乘用車,占整體乘用車市場約5.5%。在388萬輛電動車中,美國以167萬輛占42%、其餘為歐洲地區25%、日本23%、中國大陸3%、及其他地區7%。至於BEV部分,報告預估在2020年時全球約有131萬輛乘用車,占整體乘用車市場約1.8%。在131萬輛電動車中,歐洲地區以74.2萬輛占57%、其餘為中國大陸25%、美國8%、日本5%、及其他地區5%。依據JD Power之分析數據,全球電動車市場規模在2020年將逾500萬輛,如以2011年時Nissan Leaf之美國終端市場價換算,市場規模可望超過1兆5千億美金。
表三是全球各主要國家的電動車推廣及普及目標列表,從表三資料可得推測,中國極有潛力於2020年成為全球電動車最大的單一市場。
然而,雖然中國市場很有發展潛力,但也具很大的挑戰性。在2009年的時候,中國政府提出明確的計畫,希望中國可以在國際市場上成為生產電動車的一股強大力量,不惜擲下重金在相關研發上,希望可以在2015年達成年銷500,000台的目標。然而,到了2012年的今天,中國政府已經慢慢將野心收斂,因為許多大陸的電動車製造商,到今年為止也只能達成年銷售2,000輛的數量,且大部分為計程車,自用車並不多。因此,政府最近也將2020年銷售500萬輛的目標調降,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表示:「電動車的銷售在去年進度相當緩慢,發展電動車的廠商應該多花心力在品質改進上,而非拚命在市場上推出新的車款。」
至於台灣的部分,電動車產業屬於「新興智慧型產業」中的其中一個項目。據經濟部智慧電動車發展策略與行動方案的預估,其產值可見
依據政府的規劃,台灣電動車產業的發展計畫可以分3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啟動期(2010年~2013年),屬於推行先導運行的階段,目標是到到2013年為止,達成3,000輛智慧電動車上路的目標。第二個階段是成長期(2014年~2016年),成長期以推展國內及新興市場為目標,希望可以在2016年時,達到電動車生產量超過6萬輛(含外銷1.5萬輛)。最後就是2017年~2030年時的擴張期,創造總銷售量120萬輛的目標(含年度外銷量100萬輛)。
Source:http://www.naipo.com/Portals/1/web_tw/Knowledge_Center/Industry_Economy/publish-8.htm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