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機械所先進機械技術組專案經理黃昆平在一連串的機緣巧合與他的努力下,為工研院從無到有成功開發出石墨烯技術,實力獲英國曼徹斯特大學肯定,準備攜手合作。
黃昆平是交大材料科學與工程學博士,2008年離開半導體大廠後加入工研院,令人好奇的是,他並不是加入工研院材化所,而是選擇加入機械所。
工研院機械所先進機械技術組專案經理黃昆平在一連串的機緣巧合與他的努力下,為工研院從無到有成功開發出石墨烯技術,實力獲英國曼徹斯特大學肯定,準備攜手合作。
黃昆平是交大材料科學與工程學博士,2008年離開半導體大廠後加入工研院,令人好奇的是,他並不是加入工研院材化所,而是選擇加入機械所。
隨著智能終端的普及,可穿戴電子設備展現出巨大的市場前景;傳感器作為可穿戴設備最重要的核心部件,將對其未來功能發展產生重要影響。隨著傳感器向微型化、智能化、網絡化和多功能化的方向發展,同時測量多個參數的高集成傳感器需要製造工藝和分析技術的創新。印刷技術是實現材料圖案化的有效方式,但傳統的印刷技術製造精度通常在數十微米,而且需要經過感光刻蝕等複雜、易導致環境污染的工藝,大大限制了其在微納米器件製造領域的應用。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科技部和中國科學院的大力支持下,中科院化學研究所綠色印刷院重點實驗室研究員宋延林課題組近年來致力於推動印刷技術的綠色化和功能化發展,在功能納米材料的可控組裝、精細圖案化技術、印刷電子以及器件應用方面開展了系統的研究(Adv. Mater. 2014, 26, 6950-6958)。通過構築微米尺度的模板結構,實現了對基材表面液膜破裂行為的控制,得到了精確組裝的納米粒子圖案(Adv. Mater. , 26, 2501-2507);利用“咖啡環”現象製備線寬可達5μm的金屬納米粒子圖案(Adv. Mater. 2013, 25, 6714-6718);利用墨水的三相線滑移現象製備了具有特殊三維結構的圖案。
英國薩里大學(University of Surrey)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更能有效吸收光與熱的奈米級石墨烯薄膜。由於傳統石墨烯的光吸收性較差,這種新開發的奈米薄膜能夠為智慧壁紙或其他的物聯網(IoT)應用供電。
薩里大學先進技術研究所(ATI)採用奈米紋理技術(nanotexturing),在具有紋路的金屬表面生長石墨烯並製成薄膜。相較於傳統的石墨烯,這種石墨烯薄膜可吸收更多90%的光,主要原因就在於其奈米圖案紋理,可將光定位於紋理化表面之間的狹小間隔。
Quantum computers are often heralded as the future of smarter searching and lightning fast performance. But their amazing mathematical skills may also create grave security risks for data that has long been safely guarded by the premise that certain math problems are simply too complex for computers to solve.
Now computer scientists at MIT and the University of Innsbruck say they've assembled the first five quantum bits (qubits) of a quantum computer that could someday factor any number, and thereby crack the security of traditional encryption schemes.
如上的掃瞄式電子顯微鏡圖所示,白色比例尺測得該元件為10um;而以CIGS/石墨烯介面的穿透式電子顯微鏡圖來看,白色比例尺測得100nm
(來源:Brookhaven National Laboratory)
Essential for so-called quantum networks and quantum computers is something called a quantum bit, or qubit, which would replace the traditional bits that are stored or transmitted in today’s computers and optical networks. It consists of an ion with an unpaired electron that has two spin states—up or down, or a 0 and 1 in a binary system. But under some conditions, these qubits can be made to have both the 0 and 1 state simultaneously—a quantum state.
日本東京大學與大阪大學、東北大學、高能加速器器研究機構、理化學研究所組成的研究小組2016年1月30日宣布發現了新型磁體,該磁體可通過封入質量為零的狄拉克電子,利用磁場大幅控制導電性能。據稱有望應用於可超高速且節能工作的HDD磁頭及磁阻存儲器MRAM等磁性器件。
此次成功合成了高品質的單結晶積層物質“EuMuBi2”,其結晶構造很有特點,是由承擔狄拉克電子狀態的鉍層,與基於銪、錳的不流過電流的層(阻擋層)層積而成。阻擋層起磁鐵作用,通過用外部磁場來控制磁矩的朝向,可使狄拉克電子的電流發生劇變,封入鉍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