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膠基板上的缺陷,如針孔、裂紋和晶界等,都會導致所謂的‘孔效應’,其中氧和水分子可藉此滲入並穿透塑料屏障,進入活性材料。但在柔性 OLED 顯示器、有機太陽能電池,甚至是電泳顯示器等應用中,卻對氧氣和水分高度敏感,因為這關乎到設備的壽命。這意味著為了讓商用化產品擁有足夠長的壽命,必須設法阻斷氧和水進入到活性層的路徑。
真乄科技業的頂尖投資團隊
目前分類:LED & OLED 照明光電技術 (346)
- Mar 24 Thu 2011 08:08
2011/03/24 軟性電子防水材料出現新進展
- Mar 23 Wed 2011 22:28
2011/03/23 日本照明新科技 省電超薄受矚目
LED照明技術,現在又有新突破,從2011/03/09開始在東京舉辦的國際照明展,有日本業者展示新世代的照明科技,只要在玻璃或超薄的特殊膠片上,塗上一種有機化合物,通電後就能發亮,由於耗電量低,因此業者相信等到量產後,這項技術就會被廣泛運用在各項照明設備上。
- Mar 23 Wed 2011 18:05
2011/03/23 2011年LED的產能恐將供過於求致跌價三成
2011年LED的產能競賽恐引發供過於求疑慮,全球的LED產業進入勢力消長轉變期。業界評估,台灣 2010年的LED產業產值約達新台幣 1,516億元,成長大約 6成,2011年產值可望挑戰 2,015億元,2012年及2013年產值預期將分別挑戰 2700億及3800億元,至於全球的LED產業產值最快在3年內將挑戰 500億美元大關,區域產業競爭進入白熱化。
- Mar 23 Wed 2011 18:03
2011/03/23 採鈺與中科院攜手發表全球第1片8吋氮化鋁LED基板
張琳一採鈺科技日前於台北國際照明科技展覽中,展出全球第1片8吋晶圓級氮化鋁基板制程的LED的晶片,不僅是台灣在LED的制程發展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同時亦打破以往由日本壟斷的LED氮化鋁基板市場的局面。
憑藉著在半導體 8吋矽晶圓制程的豐富經驗與技術根基,採鈺科技在高功率的LED矽基板晶圓級封裝制程技術獲得優異的成效,其所發展的發光二極管封裝產品不僅擁有極佳的散熱特性,同時透過良好的色溫控制與可客制化的光學鏡頭,可充分滿足客戶差異化的需求。繼成功地發展的LED矽基板晶圓級封裝技術之後,採鈺科技與中山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中科院)透過經濟部科專計畫合作,成功開發出全球第1片8吋氮化鋁的LED基板。
- Feb 23 Wed 2011 18:59
2011/02/23 PI低成本Qspeed二極體切換效能媲美SiC
Power Integrations (PI)推出全新 Qspeed 系列二極體,該產品採用以矽材料為主的獨特製程,兼具極低的反向恢復充電電荷 (QRR) 與極軟的恢復波形,這些特色有助於設計人員將功率轉換電路的效率與 EMI 效能最佳化,在 PFC 電路中可提供媲美碳化矽 (SiC) 二極體的整體切換效能,但成本卻低得多。
Qspeed 二極體最適用於連續導通模式 (CCM) 升壓式功率因數修正 (PFC) 電路,還可當成硬式開關應用的輸出二極體使用。
- Feb 16 Wed 2011 20:12
2011/02/16 各家LED廠商陸續公布10Q4財報 透露市場新趨勢
國際 LED 相關大廠陸續公布 2010年第四季財報;從上游設備廠來看, Veeco 的 MOCVD 設備銷貨收入創季度新高,為2.4億美元,超過20多家廠商下訂單,主要為照明應用,中國為主要市場,包括上海藍光但因計畫出貨15-~20台新產品「MaxBright」MOCVD設備,且營收不計入第一季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