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款能在芯片上檢測化學物質的微型傳感器

當激光轟擊分子時,根據分子的結構和組成不同,分子會以各種波長的光子將激光的能量反射回來,這種現象稱為“拉曼散射”。

為了使這種現象能發生在芯片上,康奈爾大學的科研人員向一根波導管發射激光(該波導管是一根由二氧化鈦製成的透明材料),激光會在波導管的內表面來回反射,從而被限制在波導管內。因為波導管的高度僅為幾個納米(幾十億分之一米),當激光從波導管中射出後,會在芯片表面產生所謂的“漸逝場(evanescent field)”。

泵浦激光器(pumping laser)能在芯片上方產生拉曼散射,或對放置在芯片表面的液滴進行分析,同時仍將光波限制在芯片上方。被激發態分子反射回來的光也將沿著波導管傳播,位於波導管末端的光柵可將反射光衍射為光譜,這些由不同分子產生的特定光譜,就像分子的“指紋”一樣,可以用來鑑定分子的結構和組成。

激光在納米尺寸的波導管中傳播,射出波導管後,可在芯片表面上方與被測分子產生相互作用。康奈爾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助理教授Jin Suntivich說:“在實驗室你想要使用一個化學傳感器很容易,但如果你在外面,想要一款能夠隨身攜帶的化學傳感器是很有挑戰的。我們想研發一種技術,能使化學傳感器小到足以適用於手機等電子產品,這樣你隨身攜帶的電子產品就可以持續地監視你周圍的世界,當你看到一些不尋常的東西時,傳感器會告訴你那是什麼物質。”

以前使用氮化矽波導管製作過基於拉曼散射的傳感器。但是,康奈爾大學的科研人員提出採用二氧化鈦新材料來設計製作波導管,使傳感器更加靈敏,並且尺寸足夠小到可以適用於手機。康奈爾大學原子及固體物理學實驗室和納米科學Kavli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Christopher Evans說:“我們不是第一個利用拉曼散射原理製作化學傳感器的,但我們開發的化學傳感器是最好的。 ” Evans是該研究成果的第一作者,其論文發表於7月14日出版的網絡版《美國化學學會ACS光子學》雜誌上,論文題名為:​​《有效整合瞬逝拉曼光譜的二氧化鈦納米光子傳感器》,共著者包括Suntivich和Chengyu Liu,Chengyu Liu是康奈爾大學應用及工程物理學院的博士研究生。

一個與​​直線波導管相切的環形波導管,可以使激光在環形波導管中不斷的循環,從而使激光與芯片上方的被測物質的相互作用時間更長

一個與​​直線波導管相切的環形波導管,可以使激光在環形波導管中不斷的循環,從而使激光與芯片上方的被測物質的相互作用時間更長。這個環型波導管的直徑大概和人類頭髮絲的直徑差不多。二氧化鈦具有更高的折射率,可以使芯片上方的激光照射強度更高,創造出更強的漸逝場。該材料對於可見光波長是透明的,使科研人員能夠採用波長更短的可見光激光,這樣能夠產生更好的散射效果。

科研人員採用綠色激光筆作為測試光源進行了測試。對於未來的設備,一款微型激光單元可以嵌入芯片中,再利用一個組件將反射回來的光傳播到一款光敏器件上,讀取光譜信息。一種可能性是採用手機攝像頭來讀取光譜。泵浦激光與芯片上方材料的相互作用,隨激光波長的增加而增加。

Evans說:“我們已證明我們能夠將傳感器尺寸降低到人類頭髮絲粗細的同時,將傳感器的峰值信號提高一個數量級(甚至更高)。” 該化學傳感器的潛在應用包括監測空氣和水質的便攜式傳感器,或實驗室的實地化學物質檢測等。化學家可以利用該傳感器同步觀察進行中的化學反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acho S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