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聯合國預估,2025年全世界可能有29個人口超過千萬的巨型城市,至2050年全球都市人口約占全球人口七成。隨著全球人口持續高度彙集於都市,製造出交通、安全、汙染等城市治理挑戰愈演愈烈。

儘管不同利益團體對於智慧城市有著不同的理解,但智慧城市最通俗的定義之一,是利用資通訊技術解決城市化過程中產生問題的產物,以達成營運極大化、耗能最小化之目標。

各國已紛紛提出智慧城市產業政策,新加坡於2006年為期十年的智慧城市建設藍圖「智慧國2015計畫」,以在新加坡培育充滿活力的資通訊產業為目標,藉由開發布建應用創新的資通訊技術,增強全球競爭力。

日本在2009年推出「i-Japan戰略2015」藍圖,目標以數位資訊技術強化電子化政府和社會資訊服務,聚焦在電子政務治理、醫療健康服務、教育與人才培養等三大公共事業領域。

中國大陸也推動新型城鎮化以擴大內需,2013年由公布《關於促進信息消費擴大內需的若干意見》,提出要加快智慧城市建設,估計約有八成以上的二級城市提出要建設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已成為各國政府力倡的新顯學,由於IT大廠在網際網路時代遭遇的轉型壓力,吸引各國政府競相靠攏。隨著大規模智慧城市建置案陸續在全球重要城市展開,帶動市場規模成長,其中以跟公部門相關的交通、能源、公共建設等為主要建設的重點方向。這股智慧城建設浪潮,也為台灣ICT產業提供轉型機遇。

台灣ICT產業締造出輝煌的全球地位,但隨著國際其他代工聚落興起,產業典範朝向軟硬體整合變遷,台灣產業轉型更顯急迫。

智慧城市產業關聯性高,除以資通訊技術和產品為核心,打造出各行各業所需之智慧應用外,仍需要結合物聯網、雲端運算和巨量資料分析,始能克竟其功。

發展智慧城市可帶動既有產業鏈高度合作、整合及服務整體輸出,為台灣硬體產業的轉型機會。不過,台灣發展智慧城市也有挑戰,廠商過去較缺乏國際上成功案例指標,市場各自集中在國內小眾市場。

我國各領域均有領先的智慧應用軟體及系統整合業者,由感測器、通訊模組、終端產品、系統整合及服務提供的產業鏈業已初步成形,但較先進國家,仍缺乏具備智慧城市整體設計規劃能力的大型業者。

隨著大規模智慧城市建置案陸續在全球重要城市展開,帶動工業電腦應用逐漸由專業應用設備,轉向以智慧城市為核心的整合型解決方案,其中以能源、交通、公共建設及醫療、交通等與民生相關領域為主要建設重點。

由於智慧城市具備在地化特性,每個城市會基於當地的文化、經濟、風土民情、居住環境等,提出自己的需求特性。要建置智慧城市系統,除需要中央大一統的管理系統扮演指揮角色,更需要更多個應用領域的小系統應用整合而成。

台灣在工業電腦領域雖不具備大型管理系統能量,但產業在小量多樣化終端設計能力,以及模組、小系統解決方案製造開發經驗具備優勢,因此智慧城市的小系統與模組趨勢將成為台灣業者市場的重要突破口。台灣產業應加速藉由國內應用場域試煉的方式,促使相關應用發展更為成熟,進而尋求對外整體解決方案輸出的機會。

(作者是工研院IEK通訊系統研究部研究員)

工研院IEK簡介

成立於2000年的工研院產業經濟與趨勢研究中心(IEK),為政府的重要產業智庫之一,是結合工研院強大研發後盾及關鍵領域分析師的優質團隊。長期以來根據產經環境脈動,提供政府與業界趨勢分析與服務,以躍升國家競爭力及產業附加價值。

【2014/06/29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acho S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